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副总统彭斯。

4月16日,美国副总统彭斯抵达韩国进行访问。

1.到底谁要“让步”,傻傻分不清

随后,有媒体援引某陪同出访白宫官员表态称,“萨德”的部署和运行尚有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存在,不管韩国谁当政,解决都需数周或数月事件。部分媒体更进而“阐发”,称这位美国官员表示,“‘萨德’问题应留待下任韩国总统去决定”。

不过很快,16日晚,彭斯的发言人和韩国外交部紧急出面灭火,称美国和韩国的立场都没有变化。

许多人恐怕记忆犹新,从国务卿蒂勒森访华到“习特会”前后,一些媒体、分析家也曾绘声绘色、煞有介事、一本正经地分析中国正(或将)在韩国领土部署“萨德”问题上“向美韩作出妥协”(或谅解),以换取其所称的这样或那样“回报”。

这类建立在“假说”和过度解读基础上的“分析”,直到4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再次明确表示对“萨德”在韩部署的反对,才算暂趋沉寂。

然而仅隔两天,“美方在此问题上后退一步”,这种截然相反的推论又火热出炉,迫使美韩两国不得不紧急“灭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紧张局势下的性急解读

由于半岛局势确实十分紧张,且前一阶段美朝双方都刻意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高调,引发周边和国际间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不免被拿到显微镜下放大,并很可能作出过于敏感的“微言大义”解读。

当今时代已是网络化、信息化和自媒体化、“新闻快餐化”的时代,这种未经沉淀的“性急”解读,很容易在尘埃落定前就传遍全球,并制造出很大声浪。而这些喧嚣虽然震天动地,却未必符合当事人本意及事情本来面目。

正如彭斯发言人所言,美国在“萨德”问题上的态度“始终未变”。这个“始终”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直到今天也没有什么变化,就是“萨德一定要部署到韩国领土上”。美国而非韩国,才是“萨德”问题的源动力。

而在半岛局势持续紧张、朝方很难在“核与导弹”问题上作实质性让步的背景下,韩国任何一名希望当选总统的主流政客,也势必不敢轻言“不要萨德”。曾高调反对部署“萨德”的总统候选人文在寅、安哲秀近期相继改口,就足以说明这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副总统彭斯抵达朝韩非军事地区附近一处军营进行访问。

3.要冷静,不要联想

具体到彭斯本人,他在涉外问题上较特朗普更保守。作为朝鲜战争美军“铜星勋章”获得者的儿子,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也一贯强硬。此次在关键时间点到访,其所能释放的信号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在正常情况下美国副总统并不握有实权,彭斯曾被称作“特朗普外交政策的训诂师”。这位“训诂师”无权、也不会离开“特朗普奏鸣曲”另吹一个调。

同样,鉴于“萨德”部署对中国自身战略利益、战略安全所构成的威胁,中方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也必然是、只能是一以贯之的。

相信鉴于半岛局势的持续敏感和高热,今后这种匆匆作出、前后相反的“解读”还会不断重演。对于这些左右矛盾的“阐发”,大家还是保持“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应有冷静,不要联想太多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