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武器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掌握,这种武器比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密级还要高。它就是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掌握的中子弹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5月31日,国新办发表《事实胜于雄辩,谎言不攻自破》首次正面回应我国中子弹技术的发展,批驳了质疑中国中子弹技术的舆论,文中指出“中子弹在一般人看起来似乎很神秘,实际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氢弹。中国作为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技术的国家,经过不太长时间的努力就掌握中子弹技术,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氢弹技术顶级机密的中子弹,美苏两国都是经历了成百上千次试验才拥有,而勤劳勇敢聪明的中国人总共只进行了45次试验就拥有了全套氢弹/中子弹技术。

1977年9月21日,张爱萍将军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首诗,让国际社会对中国中子弹技术的发展讨论一时间甚嚣尘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一为张爱萍将军

合金钢不坚,中子弹何难。群英攻科技,敢破世上关。

中子弹被称为特殊的氢弹是因为二者的原理大致相近,都需要一个能量巨大的起爆装置。氢弹是一种需要利用原子弹作为起爆器的武器,同时由于原子弹产生大量辐射,也因此被称为“不干净的核武器”。

中子弹同样需要一个起爆装置,这个装置必须具备与原子弹相同的密度能量。然而,能在较小体积释放强大功率的装置非激光不可。

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院士早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后的1964年就提出激光核聚变的初步概念,这在国际上也是属于最早的独立提出者之一。

此后,中国就开始系统研究激光核聚变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建造了自己的用于激光核聚变研究的激光器——神光装置。

神光装置不仅可用于制造中子弹,更可以用于核武技术发展的再继续,受限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物理爆破试验已经受到约束,然而激光核聚变能够产生与核爆相应的辐射环境,可当成热核爆的小型辐射场,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替代地下核试验。

采用激光作为点火源后,高能激光直接促使氘氚发生热核聚变反应。氢弹爆炸后就不会产生放射性裂变产物,利用激光核聚变方法的氢弹称为“干净的氢弹”。传统的氢弹属于第二代核武器,而“干净的氢弹”则属于第四代核武器,也就是中子弹。由于不产生剩余核辐射,可以作为“常规武器”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一枚1000吨当量的中子弹在200米高空爆炸,离爆心900米范围内的坦克乘员,或者立即暂时昏迷,或者失去战斗力,10天内全部死亡。战场上按每平方公里有40辆坦克计算,一枚中子弹可使成百辆坦克乘员立即丧失战斗能力,200多辆坦克乘员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