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当我没上过学啊!别急,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百门通不如一门精,一门精仍需多人撑。多么俗不可耐却又精益求精的一句话。前半句强调了专业技能重要性,后半句突出了合作的必要性。古往今来,万般皆是。

一个团队,需要各种技能人员合作才能名列前茅;一个企业也需要分工协作才能披荆斩棘;更通俗的例子是一场英雄联盟比赛,也需要上中下路的配合才能赢得胜利。

来新大方已经一年有余,当然也勉强算是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四个月的过来人。在实习期间,还是有很多感悟与建议的。当时发现生产一线存在最明显的问题是员工的积极性太差与归属感欠缺。当然因为自己处于一线,所以并不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当时也懵懂的提了一些改善措施,例如:增加奖励措施、举办趣味活动、增加技能培训、甚至于增设安全保障机制的医务室等。但都只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直到七月份去郑州煤机参观时候,给了我很大启发。郑州煤机算是一个比较老的公司,因为建设较早,所以厂区的面积不是太大,甚至有点拥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员工也不是太多,但都各个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工作。电焊工有专门的工作区域(甚至做到一人一机)、钳工有自己特定的工作任务,行车司机就专门负责整个车间的东西搬运,甚至连一个物料的转运与交接都会在物料上贴上标签(含加工日期、工程号、转运班组、工件数),还有专门的调度去协调工作进度情况,并进行督促,保障了工作进度。虽然工作空间小,但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公司的生产模式,自愧不如。分析了模式差距,得到以

下总结:

1. 他们的电焊工一人一机,能够让员工更熟悉自己设备的性能,工作模式,避免因

器的差异而造成不稳定因素;并且能够自觉地调动员工对自己工作设备的爱护与清洁,工作区域的环境打扫等,最重要一点是工作中队自己焊功的磨练;熟能生巧,信手拈来。对比自己公司生产模式,人人都可谓“全才”,焊、钳、切等样样在行;但设备用过后各种乱放屡见不鲜,工作中因设备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层出不穷,工伤也不可避免,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就是杂乱无章,分工不明。

2. 天车的使用也同样说明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因为使用行车的注意事项与操作技巧,专业开行车的能够很快吊装到位,并且合理安排吊装顺序,避免工件的磕碰现象;但本公司的行车操作是谁人都会,但又有人能完整的背出“十不吊”规则,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在吊装时熟练准确的一步到位?

3. 物料之间的转接,有了标签,就有了身份,有谁能够对一个有归属的人或物随意使用呢?但在自己公司,丢件、缺件、错件现象层出不穷且无法避免,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就是班组之间工作交接协调不好,所以需要用标签方式去弥补不足。

4. 工作进度的保证也是影响效率的一大因素。在工作中有专人去进行进度统计,并通知班组进行转料与接料,避免了工期的延误也弥补了信息延时的缺陷。如果不能按时加工,就不能保证准时交货,影响信誉。但纵观公司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封闭,各班组与班组之间工件的延误转移都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怎么样让工作顺利进行,难道真的无从改变吗?

华盛顿合作定律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地相加。你怎能让一匹马、一条鱼、一支雁去拉一辆马车,沟通不行,只能背道而驰,使得1+1<2。但合作同样可以产生1+1>2的倍增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们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也变得更容易,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倍增。合作,就是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世界正逐步向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于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各种手机你方唱罢我登场,APP也如雨后春笋,但他们之间都是基于分工协作才能推陈出新,手机基于基本硬件进行升级,APP基于Android进行软件开发,互联网基于大数据进行信息供应,连优步、滴滴都是依据地图来进行创新,甚至360都在Android的基础上开发了360 OS系统,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试想一下,若是每个企业都把脚伸到多个领域,而不是努力往下扎根,只能被这产品更迭异常迅猛的浪潮所湮没。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整体功能能够大于部分之和,就会产生1+1>2的效果。

一个团队仅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并靠明确的规则来分工协作,这样才能把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管理一个项目如此,管理一个部门也是如此。团队协作需要默契,但这种习惯是靠长期的日积月累来达成的,在协作初创期,还是要靠明确的约束和激励来养成,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冲天的干劲引导不好就欲速不达。

公司的终极目的是盈利,如何才能盈利,好的管理,有用的人才。而不仅仅是用工资去拴住人,培养人才只是盈利目的的基石。向上的基石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越稳越好。让其大而平,并非高而尖。木桶定律很好诠释了一个规则,当一个团队良莠不齐,容量只能由最矮的木板所决定,相反只要每个人都能在专业技能上成为长板,与其他专业长板相配合,定能容纳百川。

当然,公司企业仅仅靠分工协作是不够的,好的管理、奖励制度、文化建设也必不可少,这些后期会陆续涉及。但作为基础,在我们高呼“领跑行业-郑州新大方”这句口号时,是否意识到分工协作才是药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团结、协作、沟通,如何遵守纪律,如何让员工感恩,如何获得荣誉,口号依然响亮,但却任重道远。

现在,1+1>1+1,你愿意做前面的1还是后面的1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