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赛勒姆小镇,位于美国波士顿东北边,这个人口只有4万的沿海小镇,最为人熟知的是当地盛行的女巫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座镇上还完完整整地保存着一座200年历史的中国徽派建筑,叫“荫余堂”,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建置在海外的古徽州建筑。 对它的管理与保护也相当严格。每天限制参观人数,参观时间仅限半小时,且必须跟随导览按批进入,严禁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古建筑漂洋过海“远嫁”美国,这个故事还要从20多年前说起。   1993年,一位名叫南希.波琳的美国女士到安徽休宁县黄村旅行,被一座座粉墙黛瓦的古村落深深打动,她甚至萌生了把一座徽派建筑搬回美国的想法。 南希是个中国迷,曾在北京中央美院学习中国艺术史,她是中国内地对外开放之前,最早访问徽州地区的西方人之一,也是美国赛勒姆迪美博物馆的中国馆负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她经过一座老宅,发现门是开着的,于是她走进去,发现一家人在商量准备卖房子。 这座老宅是当地黄姓富商的祖传住宅。黄家子孙在80年代中期已迁入城市,这里早就没人居住,处于废弃状态,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家人见一个外国人走进来,便随口一问,哎,你买不买?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句玩笑话,促成了这段跨洋的“姻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老宅就是荫余堂,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一栋拥有200年历史的中国木结构古建筑。 荫余堂占地400余平方米,是一栋二层楼、四水归堂式的天井院落,内有16间卧室、中堂、贮藏室、鱼池、马头墙,富有典型徽州民宅建筑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希当即回国筹资,在四处奔走的不懈努力下,美国一家投资公司出资1.25亿美元,买下了荫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春天,荫余堂开始进行拆除搬迁工作,光是拆除就耗时4个月,拆下来的部件包括2735个木构件、972块石片和当时屋内摆放的生活、装饰用品,甚至连同鱼池、天井、院墙、地基、 门口铺设的石路板和小院子也拆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拆卸荫余堂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发现了黄家主人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经商时与家里的通信,也找到屋主的日记、杂记等各种文物。工人还在地板夹缝,墙角等处发现清朝末年女人的发簪和贴有清国邮票的信封,在当今的国际古董市场,这些文物都价值不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荫余堂拆下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装了满满19个集装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11月荫余堂拆散装船,1998年的中国农历新年,抵达美国萨勒姆镇迪美美术馆。   在随后的5年筹备期间,中美两国的文物专家和博物馆特意从安徽聘请的能工巧匠,对荫余堂各个部件进行测量、登记,将损坏腐烂的木质部件按原样重新打造。   除了建筑本身,迪美博物馆还购置了原陈设在该屋中的家具、摆设,将荫余堂修复成80年代、原屋主黄氏家族最后居住时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搬迁和重建的不易,博物馆对它的管理与保护也相当严格。每天限制参观人数,参观时间仅限半小时,且必须跟随导览按批进入,严禁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砖黛瓦,马头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室内也原封不动地保存了原先的样子:旧时上海的士林布染料和香烟的招贴画,文化大革命中的毛主席语录,以及安放在墙上的播放了20几年乡村广告和革命歌曲的小喇叭……这一件件小东西无不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折射出中国字晚清以来200多年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上海的画报,老式暖水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式壁纸,中式家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在中国即将被拆除的老宅,就这样被“接”到了美国,在异国他乡重获得了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辉煌的老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让人感慨万千的故事,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背后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没有南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没有造访徽州,没有这样一段跨越千里的夙缘,荫余堂也许早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