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队伍是战斗力建设的基石。当前,我军士官编制数量占到士兵总数的一半以上,覆盖所有专业技术和指挥管理岗位,全军建制班班长和武器装备重要操作岗位全部由士官担任。请看《解放军报》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特战旅组织集训动员。三级军士长赵彦俊带领全营训练尖子,进行特战课目演示。在他看来,当兵就像练习狙击,眼中、心中时刻要瞄准战场。姜世禄、闫星星摄

■解放军报记者 段江山 通讯员 聂极鸿

士官队伍是战斗力建设的基石。当前,我军士官编制数量占到士兵总数的一半以上,覆盖所有专业技术和指挥管理岗位,全军建制班班长和武器装备重要操作岗位全部由士官担任。要想打赢未来战争,我军必然需要培养大批具备军事职业精神的士官。在军队改革浪潮中,士官队伍的军事职业精神培育更是直接关系到改革成效和强军目标的顺利实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中部战区陆军某特战旅三级军士长赵彦俊的故事,看看具备职业精神的士官应该是什么样子——

起床号响了,中部战区陆军某特战旅三连下士陈福清赌气没有起床。

他即将退伍。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违规使用手机被通报,他觉得委屈。连长张文的批评、指导员席迎伟的耐心劝导,都没能解开他心里的疙瘩。

情况反映到营部。当天,三级军士长、一营士官长赵彦俊抱着铺盖卷来到排房,住在了他头对头的床上。

“部队培养了我们,凭良心说,这样做有意思吗?是男人就得敢做敢当。”那天夜里,赵彦俊跟陈福清聊了当兵这些年的风风雨雨。

第二天一早,起床号响起,赵彦俊从床铺上一跃而起。陈福清犹豫了一下,也翻身而起,站在了出操的队列中。此后,他再未缺席任何训练。直到离开部队的那天早上,依然准时出操。

带兵,赵彦俊并没有什么秘诀。他说,他只是尽量做好自己,“凭良心干工作”。

从军20年,他的“良心哲学”指引他成长为士官队伍中的佼佼者,也影响着身边一茬茬战友。

事随势迁 初心不变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部队对我好,我就要报答。

20年前那个深夜,在浙江一家工厂员工宿舍里,还是打工仔的赵彦俊瞪视着黑暗。

他一遍遍回想着香港回归的电视画面,眼前不断闪现仪仗兵升国旗的飒爽英姿。热血在体内奔涌,烧得他满脸发烫。

琢磨了半宿,他突然一拳擂在床板上:“我要当兵!”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追求的梦想。对于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赵彦俊来说,追求梦想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大的代价和勇气。

穿上军装,他没了作为空调技师的千元月薪,只有每月35元的义务兵津贴。赵彦俊对父母说:“过几年再挣钱给家里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