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苏绚慧 整理|刘思辰 图片|getrefe 天天心理网出品
一、失落与依恋关系
人为什么会有失落感呢?其实失落感来自于情感的断裂,其存在基础在于我们首先有情感的连接。
那什么是情感的连结呢?这可以追溯到我们诞生时和主要照顾者建立起的非常稳固的依恋关系,而我们的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妈妈。当我们是小小孩的时候,没有能力依靠自己活下来,因此会非常仰赖一位成年人为我们提供生活上的保障,这会导致我们逐渐产生非常需要这个人的感觉,在情感上渴望与她建立紧密的情感连结。
这样一种甚至可以形成依赖关系的情感连结,我们就称之为依恋关系。因此,人若没有情感依恋的需求,就不会有失落的发生。人类最初始的失落分离经历,就是婴孩离开了母亲。
有人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真的每个人都存在这种依恋关系么?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只要是哺乳类动物都存在这样的关系。
举例来讲,小狗小猫对主人的依赖也是一种依恋关系。而我们人类的依恋关系是特别深刻的。一方面,依恋关系为我们提供生存上的保障。当我们是婴孩时,各项能力都没有具备,我们需要照顾者了解并满足我们的需求,比如吃、喝和身体上的不舒服等。
另一方面,依恋关系也为我们提供情感上的连结和回应。比如当我们觉得愉快的时候,有人也用一个笑容来回应我们,此时我们一定会感觉非常美好。因为这让我们觉得我们的情感是有回应的,有人正跟我一样经历相似的感觉。
另外,当我们是一无所知的婴孩时,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需要主要照顾者给出的回馈来帮助认识自己。例如,会有大人夸奖小孩说“你长得好可爱,你的笑容真的好美好!”此时小孩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爱着的孩子,自己是可爱的,笑容是美好的。小孩透过他人的回馈来进行自我认知。
因此,可以说依恋行为是为了获得情感连结以获得生存的保障。可想而知,一旦这样的连结关系产生了威胁危机,个体便会产生焦虑与反抗情绪,以防止关系被破坏、阻断的可能,并尝试和失落对象重新连接关系,此时防卫机制也相应启动。如果连结关系真的发生了断裂,我们的失落感就由此产生。
二、认识依恋关系
这种依恋关系到底是怎样被发现的?这要从美国心理学学者哈洛的恒河小猴研究说起,哈洛正是在该项研究中发现了人有爱和安全感的需求。每一个人的内在都需要一个安全堡垒,为其在困境中提供支撑的力量。
恒河小猴研究的实验对象是猕猴,这些小猴在诞生不久就离开母亲被带进研究室中的不同研究箱,哈洛意图借此观察小猴在进入陌生的情境后是如何适应改变的。
每个研究箱中都有一个铁丝做的猴妈妈和一个毛巾布做的猴妈妈,其中铁丝猴妈妈身上设置了奶瓶。之所这样设置是想验证对于生命个体而言,是否食物最重要,是不是有的吃就会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实验中,小猕猴进入实验箱后非常惊慌焦虑,四处寻找并尝试接触可以依靠的对象。小猴确实首先被奶瓶吸引,但当它们试图靠近去拥抱铁丝猴妈妈时,铁丝的冰冷尖锐让小猴感觉到疼痛的感觉,于是小猴最后放弃了有奶水的铁丝妈妈而选择去拥抱温暖舒服的毛巾布猴妈妈,小猴在依靠久了之后产生了安全感,面部神情及姿态也慢慢变得平静安稳。
哈洛在上述大量猕猴的试验研究基础之上,发现了人有爱和安全感的需求。每一个人的内在都需要一个安全堡垒,为其在困境中提供支撑的力量。人类并非如俗语所称“有奶便是娘”,其更深层的需求是爱、亲密与安全感。
这项实验还没有结束,哈洛还想进一步了解依恋关系形成之后,如果关系中存在伤害的情况,小猴会选择何种方式来应对。哈洛首先让已经与毛巾布猴妈妈形成亲密关系的猕猴离开实验箱,然后在毛巾布妈妈设置机关,在小猴接近时出现铁针,并同时产生冷气。当小猕猴重新进入实验箱并尝试再一次跟毛巾布妈妈形成依恋感时,就会受到毛巾布妈妈发出的铁针和冷气的伤害。
哈洛在实验结果中发现,一旦依恋关系形成,产生了深刻重要的情感连结时,小猴即使被铁针冷气攻击也不会改变方向,而继续向毛巾布猴妈妈前进,因为满足它们心里的渴望和需求更加重要。
在这里不得不提醒一下各位父母,当孩子受到了父母的伤害时,他们往往没有能力转身离开,反而会更加依赖父母, 孩子在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伤痕累累。因为她们情感上不想放弃父母的爱,可事实上却不得不 承受来自父母的伤害,如果这种伤害没有停止,会给孩子的个体生命造成相当巨大的创伤和阴影 。
综上,哈洛在恒河小猴研究中发现,爱是人类亲密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本质。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依恋关系。如果忽视这个本质,势必会对人类个体产生不可弥补的伤害,
(以上内容根据天天心理网《苏绚慧:失落与悲伤》课程视频整理而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