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分:6.1/ 10分,3/ 5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这部电影的路演并观看了超前点映。其实若不是因为影片中有新晋网红达康书记,笔者肯定不会观看这种剧情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看了人民的名义,笔者就被达康书记勾去了魂,再看吴刚的其他作品总觉得诡异。本片中吴刚饰演的角色怎么看都有种另类的滑稽,就像是达康书记下了岗一样。特别是吴刚在这张六人饭桌上的传统家长作派,活脱脱的领导作风,仿佛在说我指挥不了各级官员,教训你们几个小兔崽子还是绰绰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金牌编剧执笔,故事设定在92年前后工厂改制背景下。这是由国营经济为主导往提倡私人经济转变的时代,国营企业开始转型,个人下海的行为成为热潮。这样的年代意味着个性的解放与个人的追求迎来了更好时机。笔者在机关大院长大,对影片中的厂区变化也有些许共同的体会,所以情怀值不小。

(最新,最热

免费电影资源

添加个人微信号

Dianying9550

(电影9550)

免费获取)

电影对主角的设定很有趣,两边都是丧偶家庭,一边是厂区子弟高级钳工,一边是外来高级知识分子。影片的主要矛盾便因此设定成阶层矛盾,这样一个大环境不好宏观表现,抓住身份地位这一点倒挺容易往深讲。最有意思的是,这位高级知识分子也挺牛逼,看不起这些厂区子弟甚至不怎么同他们来往,必然人际关系会有各种问题,于是在他死后,他老婆为了能够在厂区立足不得不同一位工人搅在一起以求能够在这样的社交环境中立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家人共有四个子女,分别代表了四类人。由于电影的时长有限,不可能像小说一样能够对每人都进行细致的刻画,最终重心落到了男女主身份差异的爱情上。工人的儿子是典型的厂区子弟,念不好书只能在技校里求生,还是个叱咤风云的小混混;女儿则属于下海的代表,从事投机倒把的营生。另一边,知识分子家的女儿则是典型的优等生,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未来无可限量;至于这家的儿子,电影其实只是将其塑造成了受人欺负有自己理想却被母亲逼着学钢琴。他们这四个人身上或许具有很多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的影子,甚至后来出生的一些人身上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工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进入工会或者团委,这是最典型的旧时思想,但是他儿子却一心喜欢玻璃,想要当一名玻璃艺术家。知识分子家女儿被母亲寄予厚望日后要脱离厂区飞黄腾达,可是她却对旧厂区的人事念念不忘。每个人都不安于自己的身份与阶层决定的命运,只有每家的长辈处于保守考虑,最终既牺牲了孩子的幸福,也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毕竟是爱情片为主体,主线剧情关注男女主的地位悬殊的爱情,整个过程不能免俗。影片中存在大量的照搬小说文字的旁白,很让人出戏,仿佛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听人讲故事。而且电影的时间线推进也很随意,就像是在记日记,写了哪一天就讲哪一天的事情,也不管前后里连不连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部电影充满了许多人生的无奈,是时势使然,人无法改变环境只能被时代所改变。只是结局还是比较理想主义,基本上每一个年轻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许这正是那个时代的机遇与魅力,你都已经无法再失去什么,何不大胆的去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