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未仕,身在江湖山林之间,却心系官场起伏。

他家喻户晓,就连三岁小童也能嘟着小嘴,背出那首朗朗上口的《春晓》。

他是孟浩然,一位与王维并称的山水田园诗人。世人只看到他在山水之间怡然自得的诗,却看不到他曾经关于远方的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诗文不知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唐正值盛世,孟浩然出生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

自年少起,孟浩然便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在书香剑影中渐渐成长为一个潇洒不羁的少年。

20岁时,他偶然在鹿门山游玩,探访隐士遗踪。在鹿门山的山水之间,他惊喜地发现了新的天地。

登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从这一首诗中,不难窥见他心中对山水的那份偏爱。

自此,他与鹿门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游远方几时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五岁的孟浩然怀着梦想,离开了家乡,迈开了走向远方的第一步。

在当时,漫游交友、寻求机会是盛行的文人风气,即便是被玄宗“赐金还山”的李白,依然四处漫游干谒,幻想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这一去啊,便是十年风霜尘与土,千里雨雪无归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年之后,他在洞庭湖畔写下一首诗,寄给张九龄丞相,希望他能为自己打开那扇厚重的从政之门。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月盛涨的洞庭湖水,可否映出他那满怀希冀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半生漫游远方,却无显著成效。

十年间,孟浩然在来来往往的求仕之路上风尘仆仆,已然是一个不得志的中年人了。

乡愁,总是那么猝不及防。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途次望乡》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这种一年又一年的漂泊人生,徒添了一层又一层的乡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难得一知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远方十年奔波并非一无所获。

他的才情吸引了很多惺惺相惜的文人,其中他与李白的相遇、相识、相识,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有一年,他返乡后路过江夏,遇到李白。分别时,李白挥毫泼墨,为他写下一首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知己,能不能慰藉他那颗抑郁不平的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隐山林岁悠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生蹉跎后,满面风霜的孟浩然想起了年少时曾经游玩过的鹿门山。

不知,那片深深浅浅的山岚,那弯曲曲折折的的流水,还如当年那般让人留恋不舍吗?

远方不曾留我,我便向远方作别。

于是,他割舍红尘,逍遥自在地走入鹿门山,开始了怡然自得的隐居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渐,暖夜雨初歇,正是酣眠的好时节。

可是为什么今朝醒得这么早呢?原来是一窗悦耳的鸟鸣,唤我来珍惜这即将辞别的春色。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书之外,他在平淡而有味的田园风光中,细致地品味生活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鹿鸣山中,那位青衫飘飘的诗人,用一根竹笔,与山水相知,与白云相伴。

在清夏之夜,一轮月亮白白升起,洗亮了山,洗净了水,他在摇椅上闭目养神,却感知到“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薄暮初至,他在山中等候友人,而友人迟迟不至,他在牧人的山歌,与山水相安,写下“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孟浩然离开了远方,走入高山,走入白云,走入山水田园,领略着生活的美好,品味着生活的怡然。

现在,孟浩然已经越走越远,走入千年的文字中,走入水墨风景中,走入岁月云烟里……

-END-

来源丨诗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