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歼八战斗机研制也是中国在战斗机超视距作战能力的早期规划。歼八战斗机方案只是简单的描述,需要一架比歼7飞的更远并且滞空能力更长的新战斗机。毕竟歼7的燃油不足,在距离地面2万米高度拦截U2侦察机时拦截窗口很小,导致拦截率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弹方的观点是,战斗机一定是要以导弹为主的作战武器,而且作战范围迟早要打到几十公里的距离上。因此有必要给前机身留出雷达安装空间,应该采用两侧进气方案。而机炮方也不否定这一观点,但认为这对于歼7的原始布局改动太大,风险太高。所以坚决要求保留歼7的机头进气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机炮方获得了歼八项目的研制权,导弹方被安排成了一个远期的非主力型号计划——歼九项目。这一项目安排了一套半主动制导的火控雷达和导弹系统以实现超视距攻击。这种可以迎头射击的远程导弹系统就被称之为“拦射武器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70年代末期,歼九项目因为开发极不顺利单只彻底停滞,很快就下马了。而拦射系统被计划安排到歼八II平台上。在中西蜜月时代,和平典范计划推动了歼八II项目,由美国以F16的航电技术对歼八II进行现代化改进。然而80年代末期风云突变,和平典范计划破灭,最终想买的没有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