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拍老家下雪的照片,想到了川端康成的《雪国》。

他喜欢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看了第一篇之后觉得呼吸都悲伤的感觉。

弗洛伊德说:“女人越是轻浮放荡,就越使男人爱得发狂。同这种女人相爱,往往使他们魂销骨酥,不能自拔。……但一旦爱上之后,又要求她们对自己忠实。”

据说驹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而且媒体还给他们安排了多次对谈。“驹子”都拒绝了,最后一次终于同意了,却因为川端康成的自杀而没有见上一面。。。。所以这件事就成了一个谜。

叶子是作者崇捀的理想女性和生理性倾向错位的化身。她的形像是美丽的虚无。所以在小说结尾岛村山重水复困境之时,作者安排了一场意外的火灾,叶子在大火中丧生,当时就感觉莫名其妙,怎么就忽然死了,没有一点前奏,接受不了,她这么美丽、纯洁、善良,纤毫不染人世污浊,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怀,对行男耐心的侍奉,天天凭吊行男的执著、忠贞。

当时觉得不太合理,因为人都从房间出来了为什么不下楼梯而选择跳楼[哼]就是川端康成给写死的,这一点我想大概是因为她过于纯真而可望不可即吧。

岛村觉得叶子并没有死,而是从叶子的升天般的死亡之中得到精神的升华。感受叶子的死如银河一般壮丽,这不过是她“内在生命在变形”,叶子会因“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

在圣洁的火海中,叶子超越了驹子“有些事拼命想也想不通”的层面,超越了肉体。当驹子把叶子抱在胸前,“她仿佛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一样。”时,驹子与叶同时毁失,所以小说到此戛然而止,诸般形象都消隐于主观悲痛心彻的虚无感之中。

第二篇《湖》主角桃井银平感觉就是个跟踪狂和妄想症,跟踪对象分别是他的学生久子、美丽动人却在一个老人的包养下流失青春的女人宫子、恋爱中的少女町枝。

原谅我不喜欢《湖》虽然它更浅显易懂而且情节很多,不过从开始洗脚那部分我就觉得恶心了,后来觉得银平好可怜,而且这篇还有意识流的问题,湖其实是他父亲死的地方,也是初恋表姐弥生生活的地方。

少年的一切,造成了银平未来的性格心理,再加上又参加了二次大战,银平心理更加扭曲,终致于成为靠幻想,靠追踪女人为生的“废人”、“下流的罪犯”。每个文学家的写作特点总是与他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川端康成也不例外。

川端康成的少儿时期,一岁丧父,二岁失母,七岁祖母身亡,十一岁姐姐离世,十六岁祖父逝世,他不仅接二连三地为亲人披孝送葬,而且辗转寄食在亲戚家中,也不断地碰上亲戚的丧葬。有一年暑假,川端康成一次参加丧礼,再加上为中学英文教师和一位好友送殡,他的表兄送他一个“参加葬礼的名人”之绰号,表嫂表妹甚至说川端的“衣服全是坟墓的味儿”,送他一个“殡仪馆先生”的雅号。

1972年4月16日深夜,川端康成自杀身亡。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作为普通人,他尽了心力,走遍了世界,为美奔波到老。而作为艺术家,他觉得“死是最高的艺术,死就是生”。那么,他是殉职而死,尤其是离开家,走到工作室去结束生命,更说明了他的用意之深。一生追求美的人终于以自杀结束了完美的一生。其中是否蕴含着川端康成对这个世界的深深失望,我们当然不得而知。[/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