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中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日前中国成功使用这款火箭,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送上了380公里的运行轨道,为天宫二号空间站的建设添砖加瓦。对中国航天来说,长征七号火箭是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它是中国第一款采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火箭,推力比常规火箭提升6成,成本则大幅下降,中国的近地火箭运载能力提升到5吨级别,这对中国航天来说是一个巨大跨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中国此前使用的传统燃料推力火箭虽然可靠性较高,但却是比较落后的发射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已经普及了液氧发动机技术,发展到现在美俄已经将这技术掌握纯熟,而中国航天却刚刚入门。在这一点上,虽然美国和俄罗斯在是竞争对手,但是在联合技术封锁其他国家方面却达成了一致。以美国的“阿特拉斯5”型火箭为例,此前一直采用的是俄罗斯生产的RD180火箭发动机,而韩国的罗老号火箭,采用的也是俄罗斯的RD180火箭发动机。既然能卖美国和韩国,那么出售给中国应该不成问题,但俄罗斯却多次拒绝中国的购买请求,在这期间,虽然中国已经开展了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甚至火星探索工程,但是在运载火箭技术上进展却没有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RD180虽然是俄罗斯制造的火箭发动机,推力达到396吨,但这其实是苏联当年研发的RD170的减配版。RD170的推力达到806吨,在商业发射上很少有一次发射如此多载荷上天的机会,因此RD170的市场前景不如RD180,虽然乌克兰也拥有RD170技术,但是乌克兰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强大的航天工程,而且RD170本来市场就小,因此这个技术一度只能遭到雪藏。

此前乌克兰南方设计局总设计师访问中国时,曾和中国深入探讨合作计划,其中RD170的技术共享就是最主要的合作项目之一。这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首先,中国目前长征七号使用的YF100和YF150火箭发动机的推力虽然对比以前有一定提升,但在国际范围内比较仍然一半,推力不足RD170的1/8,只有100吨不到,而RD170虽然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但是现在依然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在中国YF100和YF150液氧煤油发动机出现后,俄罗斯已经表示了中国合作RD180项目的意愿,因为俄罗斯知道中国已经获得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RD180的技术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不是太大问题,中国未来早晚能研发出足够推力的大型火箭发动机,从而让RD180不再有销路——美国已经明确表示未来不再使用俄罗斯RD180火箭发动机,而是采用一款自主研发的火箭发动机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俄罗斯航天急需另一个大买家来维持运转。

军事专家表示,在航天发动机领域,中国目前有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选择,虽然罗斯RD180技术更成熟可靠,但乌克兰的RD170火箭发动机推力更高,而且跟中国合作的意愿也更强烈,反观俄罗斯,对于向中国出售先进发动机技术一直有所保留,而且要价也有些离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更应该跟乌克兰合作,未来直接研发推力更大,更先进的火箭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