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贾跃亭辞任乐视网总经理,梁军接任

专访贾跃亭:高管变动、裁员,洗洗更健康!

乐视网高管变动沟通会实录:乐视姓贾还是姓孙?

出品 | 网易聚焦工作室

作者 | 贺树龙

2014年夏天,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长时间滞留国外。人们都关心乐视网的未来,以及商人贾跃亭的命运。但这一切都无法预测,当时能被大众了解的,只有他们的过去。

这一年夏天的某一天,我坐飞机从北京飞到运城。经同事介绍,我在运城市委找到一位宣传部的负责人。他警惕地问我:“写正面还是负面?”我说:“正面。”他不放心,又盘问半天,才犹犹豫豫地打电话给垣曲县负责宣传工作的下属。

拿到这位领导的引荐后,天色已晚,从运城开往垣曲的公交车已经停运,我只能打黑车前往。汽车在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行驶,孤独地只有轮胎和石子的摩擦声以及风声。两个小时后,终于抵达垣曲。

这是一座安静的小城,街道上高楼稀少、车辆零星。垣曲县的宣传负责人是个年轻人,他和贾跃亭并无交集。但在招待我的饭桌上,他几个电话就找到了当年和贾跃亭共事过的几个人。王虎(化名)便是其一。

第二天上午,我去找王虎,路上心情非常忐忑。但见到王虎之后,我立刻释怀了——他和前面的年轻人一样,似乎并不关注新闻,他们满心以为:我是为贾跃亭著书立传、歌功颂德而来。

王虎看我第一眼,便说——“你知道吗?你和20年前的贾跃亭长得好像!当年他初来垣曲时也是这么黑、这么瘦、这么矮。”

贾跃亭本是临汾人,他出生于1973年,大学在太原的一所税务专科学校度过。毕业后,贾跃亭随女友回到了她的故乡垣曲。乐视网财报显示,贾跃亭于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任山西省垣曲县地方税务局网络技术管理员。王虎当时和他是同事。

据王虎介绍,当时他们的月薪只有300块,贾跃亭为人友善、爱好广泛,但似乎对工作并不上心。干了不到一年,他便拒绝了领导和同事的挽留,辞去了这份在别人看来来之不易的工作。

年仅23岁的他,创办了山西垣曲县卓越实业公司,最初做的是胶印厂和钢材买卖。做这些生意需要资本,在贾跃亭的老朋友们看来,这些原始资本来自他当时的丈人——垣曲县的一位重要领导。

在做胶印厂时,有个学生前来复印课本,厚厚的一本书复印完收费100多块,这大大超出了学生的预计。店员和学生僵持不下,叫来了老板贾跃亭。贾跃亭说:“学生印书还用收钱?”然后分文不收让学生走了。

贾跃亭的胶印厂和钢材生意采用的技术都是当时垣曲最先进的,但他并不满足。他总有新奇的想法,并且敢于不断尝试。王虎称,贾跃亭尝试过的生意不计其数,他开过电脑培训学校,经营过洗煤厂,甚至还投资过“麦肯基”——类似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快餐店,据说最终经营不善被关闭。

贾跃亭开过砖窑厂,王虎和他合伙做过一段时间。王虎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砖窑厂离垣曲不近,他们总是骑着摩托车在两点之间不停奔波。贾跃亭很能吃苦,但胃不好。

贾跃亭为人大方,他自己买了一台BP机,王虎觉得不错,贾跃亭就另买一部送他。在当时,BP机是新事物,“贵得很”。贾跃亭慷慨,遇到同事朋友的孩子,他总会去小卖部“买好吃的”送给孩子们。遇到朋友结婚、借钱,贾跃亭也从不拒绝。

“他是个好人。”王虎说。

但或许是因为摊子铺得太大太杂,贾跃亭的生意都不赚钱。他后来办了一家卓越双语学校,是当时垣曲最先进的私人学校,收费也较高。据说为此他投资了有500万之多。但教育事业见效和回本都慢,贾跃亭的多门生意并不好做。

王虎说,贾跃亭所做的业务或许不是最赚钱的,但想法一定是最超前的。他总是在经营老业务的同时就开展了新业务,在新业务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又开始了另一项新业务。他似乎并不追求业务能否盈利,只是想着生意可以做多大。

有人认为,贾跃亭喜欢铺摊子、讲故事、嗅觉强于执行力的行事风格在垣曲就已养成。

也许是垣曲的事业不如意,也许是看到了新机会。贾跃亭在做了几年垣曲青年之后,带着当时的妻子和孩子一起去了太原。

王虎再也没见过他,只在几年后见到了从太原重回垣曲的贾跃亭妻子。

王虎安心做他的工作,并慢慢升任局长。贾跃亭则在外闯荡,从太原到北京追求他的梦想。

几年后,贾跃亭曾打电话给王虎,让他去运城聚一聚,王虎忙,没去成。后来,越来越多的垣曲人知道贾跃亭“发达了”,身价百亿。当地甚至流传着一个段子:张艺谋因为超生被罚款一个亿,他没钱,找到贾跃亭,贾跃亭随手就给了他一个亿。

20多年过去了,垣曲县的变化并不大。王虎仍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但他一直记得贾跃亭,因为他是他见过且有交集的为数不多的“大人物”之一。

王虎说,共事的日子里,从第一天见贾跃亭起,他就知道——他不属于垣曲,他注定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