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朝钱币

两宋是中国钱币史上最复杂的时期,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最早发行了记年钱。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钱背开始记年,所铸钱“淳熙元宝”背上标有“七”字,表明此钱铸造于淳熙七年,比欧洲的记年钱早了300多年。

二、最早发明了纸币。北宋真宗年间,由当时四川的富商首创“交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三、出土量最大。宋朝的铸量不一定最多,但宋钱的出土量是最大的。在湖北黄石的西塞山,一次就曾出土了11万公斤的钱币。此外在我国其它地区也有大量宋代钱币出土。

四、古钱币在我国流传之品种数量达到1万多种,具有收藏价值的少之又少,艺术界的收藏界:壹柒壹玖陆伍玖捌捌柒叁 ,不知繁多,五花八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宋通宝(九叠篆)

宋仁宗在位四十年,其间改元九次,也发行了九次年号钱。在这段时期里宋朝的钱监增多,管理上却不十分严格,各地钱监所出的钱,版式铜质差别颇大,铸工精细程度也相去甚远。天圣年间所出的“天圣元宝”,明道年间所出的“明道元宝”,以及景祐年间所出的“景祐元宝”,钱文书法皆有篆、楷两种,其直径轮廓也完全相同,为“对钱”。

通宝钱中有铜铸小平一种,钱文楷书,光背无文。通宝铁钱也仅见小平一种,此外有铁母钱,背有“施”字的极罕见。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铸“元符通宝”,有铜、铁两种,均有小平、折二,篆、行成对。此钱书法较精美,气势雄浑。铁钱有一种“元符重宝”,为折二钱,书体清秀,传世不多,极为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淳化元宝(金币背面)

“淳化元宝”是宋太宗改元为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五月时所铸,是最早的“御书钱”,钱文有真、行、草三种书体,均为宋太宗所书。此外四川等地所铸的淳化铁钱,钱文也有御书体的。五台山出土发现有金质“淳元元宝”供养钱,背上左右有佛像。在宋太宗至道年间(公元995-997年)又铸行了“至道元宝”,钱文也有真、行、草三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佑通宝

张士诚 "天佑通宝",中国古钱币之一,元末起义军张士诚铸。有小平、折二、折三和折五等四种。直读,楷书,无光背钱。其中小平钱背铭以"一"字,折二铭"贰",折三铭"叁",折五铭"五"。因行用时间短,流通区域狭小,存世量少,较为精美,所以经济价值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和通宝

宋哲宗去世后,因其无子,由其弟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宋徽宗本人聪明绝顶,且多才多艺,书法、绘画、篆刻等皆精通。他在位二十五年,共出过七种钱,大都精美,为王莽以来所最为精致的钱品,也被称为古今第二铸钱高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铸“圣宋元宝”和“圣宋通宝”铜、铁钱,圣宋元宝铜钱有小平、折二两种,皆篆、行成对;另一种隶书小平钱,书法清雅,乃徽宗御书。“圣宋通宝”铜钱,钱文行书,光背无文,传世较少。“圣宋元宝”铁钱有小平,但折二者较多,文篆、行成对,隶书者较甚少,有大钱,直径3.2厘米,钱背上月,应为当三或当五钱。同时所出“宣和通宝”有小平、折二,有隶、篆两种,较罕见。(详见徽宗钱币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禄通宝

远在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时,契丹族归顺唐朝,从此与汉族经济文化相交流,并逐渐发展、提高,至后梁(公元916年),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称皇帝,史称辽太祖。然后制定律法,创造文字,四处征战,称雄北方。

辽钱皆为小平钱,文字似隶似楷,由于辽国冶铸技术较差,所铸辽币大都较粗糙,不精细,素有“七扭八歪,拙劣粗糙”之名。辽国虽也创有自己的文字——契丹文,但在流通币中未发现有契丹文钱存世。辽钱中较罕见的有“天禄通宝”、“保宁通宝”,目前只各发现一枚,其它的也较罕见。市场交易价格318万。物以稀为贵,辽钱虽粗糙,但反而给人一种质朴之美,钱币爱好者也对其孜孜以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品据千年之精华,上下五千年,化腐朽为传奇的经典。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