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留山民、冬心先生、枯梅庵主、莲身居士、

耻春翁、寿道士、龙椶仙客、苏伐罗吉苏伐罗……

这二十来个别号其实都是一个人。

他叫金农,是个爱起别号,

特立独行的怪文人。

▲「《秋林共话图 》175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林共话图 》1759年」

说到怪,这位金冬心先生可谓个中翘楚。

他生于康熙年间,那时正值盛世。

人人都打破头想凭科举挣得功名,

他学养深厚,可偏偏就喜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借青壮之年,遍走齐鲁燕赵秦晋楚,游历大半山河。

而且,他的旅行方式叫人大开眼界。

▲「《玉川先生煎茶图》175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川先生煎茶图》1759年」

按今天的话说,金先生那叫穷游。

没钱作旅费,除了化缘僧院,朋友资助外,

他还找到一批身怀奇技的奇人,组成一个“访游团”

里面有凿纹刻砚的、会弹奏乐器的、擅于画墨竹的、

跟精于乌丝栏的等等,他还自任团长,

每到一处地方就开展活动,以此来筹措旅资。

这超前的商业触觉不仅让他顺利完成梦想,

日后还帮助他成为了扬州炙手可热的自由职业者。

▲「《隐几卧梦图》 年份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几卧梦图》 年份不详」

在定居扬州时,他早已对仕途不抱希望,

于是开始了画画与卖画的生涯。

尽管50岁才开始正式作画,但浓厚的学养却使他下笔不凡

人们称他是“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

此后二十几年间,他的画越发意境高旷,自成一格。

艺术成就更被誉为扬州“八怪”之首。

▲「《墨竹图 》之一、之二  年份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竹图 》之一、之二 年份不详」

在扬州以画画为生是比较艰苦的,

金农却乐于其中,只管行心中畅快之事。

有次,他相中了十株极好的剑兰,

那阵子手头刚紧,他本想作罢。

没想到,突然有个叫程雪门的盐商朋友要请客。

原来这个程雪门晚上要宴请新任盐务道吃饭,

想请他这个名满江淮的大文人去充场面。

金农略一沉吟,便欣然前往。

▲「《红桥漫步图》175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桥漫步图》1759年」

酒过三巡,新任盐务道提出要行个酒令,

每人说一句古诗词,得嵌有“飞”、“红”二字

轮到主人程雪门时,他一时情急

胡诌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

结果来宾起哄:“柳絮怎么可能是红的,定是杜撰。“

旁边的金农却不急不缓站起来说道

这是元朝人一首咏叹此处住所的诗,全文应是:

廿四桥边廿四风,
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渡,
柳絮飞来片片红。

▲「《寄人篱下图》175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寄人篱下图》1758年」

来宾啧啧称奇,纷纷说程老爷学识渊博

实际上这哪里是什么元朝人的诗,

不过是金农急智横生想出来的妙句

但这一来便帮了程雪门解了围

使他不致于当场出丑,下不来台。

果然,第二天程雪门即命人送来酬金答谢金农。

而金农什么也没多说,把银子一收,

转头就去把那十株剑兰悉数买下。

▲「《野梅如棘图》175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梅如棘图》1758年」

扬州八怪,行事与创作可堪名副其实,

人品画品皆个性突出,情趣格调更是分外鲜明。

如金农这样真情真性的文人,自有一套处世的原则

在崇尚个性的今日,恐怕也是绝不多见的。

金农
清代著名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首。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

渐行渐远,那些正在消失的老手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行渐远,那些正在消失的老手艺

点击图片 · 阅读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