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曾畅谈创作《骆驼祥子》的经历,此书能大获成功是因为他下了足够大的功夫。故事在他心中酝酿得相当的长久,收集的材料也相当的多,所以一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内容丰富,可读性极强。他在放下笔的时候,也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时候长,笔尖上便滴出了血与泪来。因此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声声泣血。

故事发生在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政治统治黑暗,下层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该书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贫苦市民挣扎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体味祥子三起三落的曲折历程,悲伤一直充斥心间,字里行间无不透出对黑暗社会血泪的哭诉。每当我合上书的那一刻,都忍不住闭上眼睛,不想再去看书上浮现出的那即使倔强抗争却仍旧残忍无情的世界。我仿佛看到祥子原本倔强坚定的眼神已涣散迷乱,朴实干练的形象已邋遢潦倒,期望白手起家、勤劳致富的祥子变为精神麻木、酩酊大醉的酒鬼,拿着酒壶,跌跌撞撞地越走越远。原来的祥子死了,他的心死了。祥子只是千千万万贫苦大众的一个缩影,亿万同胞处于剥削压迫,相叠那排山倒海的痛苦,更是令人窒息。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精神悲剧。祥子的生活理想及其为实现这一理想所采取的行动,体现了积极奋进的进步思想。他对个人努力的力量、勤劳坚忍品质的自信,使他想要凭借个人的奋斗与强大的社会黑暗抗衡。而祥子性格中的软弱,善良诚实受现实的压迫,使他无法与心爱的小福子一起共创美好的未来。性格的软弱决定了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该书我清楚地知道,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压榨、改变悲惨境遇的方式,改变社会环境、改变自己的命运需团结大众的力量。历史应是由大家一同创造和改变的。创造和平和政治清明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努力。我相信,在如今的和谐社会里,好人都终将有回报,好人都终将有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