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之一,常江(现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比政治与经济,文化的力量更无远弗届,也更润物无声”。大多数人眼中的非洲无外乎是——贫穷、战争、疾病。然而,想象中的非洲与真实的非洲究竟有何不同?东方古国与神秘大陆的未来,将走向何方?两个文化体中的人们,能否越过文化的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会得到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青年教师常江(现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生生导师)与新华社记者袁卿合作完成——历时三个月的高强度采访和近半年的写作。同时,学者与记者双重背景的结合也为此书增色不少,换言之,这是传播学学者和新闻记者合作进行社会观察与记录的一次崭新尝试。

此书的写作,最初源自网络流传甚广的视频《科尼2012》(kony2012)引发的全球性关注和争议。在视频中,一个默默无闻的东非内陆小国变成了街知巷闻的舆论焦点,这个东非内陆小国便是乌干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位于赤道地区,但乌干达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雨量充沛、植物繁茂、终年凉爽、四季如春。其首都坎帕拉的日最高气温维持在25-28摄氏度,并因紧邻著名的维多利亚湖而气候湿润。丘吉尔也曾喻之为“非洲明珠”。作者将乌干达为全书的落脚点,足迹辐射四周,对数十位旅居非洲的华人和非洲本土的文化精英进行了大量深入、扎实的采访,力图为中国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非洲。

全书主要分为三大章节——“再见巴别塔”、“寂寞的异乡人”和“无法回避的选择”。

“再见巴别塔”再现了屈辱而叵测的非洲历史,将当今非洲人复杂的性格与国民特征展现地淋漓尽致。比如非洲人对于钱的态度——没有存钱的习惯;翟薇与打扫房间的非洲阿姨之间发生的牙刷的故事以及“不守时”的非洲性格等等。借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主播凯瑟琳·毕亚茹昂加的一句话:“中国与非洲国家打交道,花了很多钱,修建公路、医院和运动场,但普通的非洲人并不在意这些东西是谁修的。他们只在乎一件事:谁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我就喜欢谁。”从另一面也可以看出,中非两种文化的交流仅限于政府之间,普通百姓对此一无所知。

“寂寞的异乡人”则以李淼、小蝶与张先生三个“典型”的故事来展现旅居异乡的中国人的寂寞之感。为了应对和解决这样的寂寞,三位受访者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回国相亲、与同在非洲的同胞恋爱,以及与非洲本地人结婚。结局有喜有悲,不过,这就是身在非洲的中国人为寂寞付出的代价,或大费周章,或伤心欲绝,或踯躅往复。他们尝试通过逃离文化母体的方式来争取更多的自由,却发现得以维系自己的身份并令自己拥有安全感的,仍是他们一直渴望逃离的母文化。

“无法回避的选择”中提出了一个问题——非洲独立了吗?作者采访了毕业于马凯雷雷大学新闻传播系的新闻记者罗纳德·赛坎迪,从采访中,在赛坎迪的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民族主义的立场。对于殖民主义及其一系列文化后果,他也是持比较温和的态度。而供职于大型中资企业华为的詹姆斯·穆雷贝基则讲述了他在中国初次看到民乐、舞蹈、武术、杂技这些“绝活”时的感受,分享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事实上,非洲国家已在形式上赢得了独立,但真正意义上的、从物质环境到精神世界的独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大多数新生的非洲国家而言,依然很遥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力量,恰恰在于其具有政治与经济制度无法企及的流动性与包容性。非洲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均同中国文化迥异,因而交流困难势必存在于双方交往之中。两位年轻人摒弃了大多数学者自抬身份却流于乏味的滥用大词,超越了大多数记者拘于所在媒体特色养成的固有文风与谋篇布局。述论之中,踏踏实实地以中立思考铺作底色,把炫美文笔解甲归田,诠释了桑塔格所倡导的坚持:只要有事实,就应当得到呈现与揭示,哪怕只有很少的人在意这事实究竟是什么。

“文化与文化间,横亘着嵯峨的巴别塔,筑塔者讲着不同的语言,却用极其相似的方式拒斥着交流与谅解。”这是历史积淀而成的结果,还是人类的天性使然?阅读此书,或许,我们将会有自己的看法。

作者丨谦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