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重新入局,校园贷市场要洗牌?

因为利用校园贷贷款买了一台iPhone 6手机,还款逾期,大学二年级的玲玲拆东墙补西墙,辗转在多个平台欠下20余万元的贷款,最终只能由父母背锅,需要卖房还贷。对于20岁的玲玲来说,这个校园贷经历就是一场噩梦。

玲玲的个案只是冰山一角,越来越多的学生“入坑”贷款消费。不过,近期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重启校园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重返校园贷市场,有望让此前触目惊心的校园贷乱象“刹车”,未来随着更多的“正规军”进驻校园,市场将会形成良币驱逐恶币的良性生态。

记者 蔡平 实习生 安可 白舒惠

【深坑】 网贷买台手机,父母卖房来偿还

买一部手机,最终代价需要卖房来承受。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5年9月,大学一年级的玲玲用来买电脑的钱被骗了,在朋友的介绍下,她通过一家分期平台购买了一台电脑,首付1100元,剩余4500元分期偿还,一共12期。玲玲想,每月只要还300多元,自己每月生活费有2000多元,应该没问题。

很快,身边有同学买了iPhone 6,玲玲又心动了,于是又在另一个平台分期买了iPhone6。没用多久,手机就被偷了,可贷款还是要还。面对平台的不断催讨,玲玲只得在网上搜一些贷款平台的信息,加入贷款QQ群,让群里的中介帮忙申请贷款,拆东墙补西墙,“只要提供身份证、手机号码以及父母、老师等信息就能申请。”

“还一个平台的欠款其实还好,逾期滞纳金也能接受,但我借了二十多个平台,要还的钱和逾期的违约金加起来就真的承受不了了。”玲玲说,以每天1%的滞纳金为例,每月500元的账单,10天的滞纳金是50元,20个平台的滞纳金就是1000元。

2015年至2016年,玲玲大概借了8万多元,加上逾期违约金,她要还十几万的债务,玲玲称,“自己也蒙了”。

这么大一个锅,最后只能父母来背。玲玲的爸爸史先生表示,女儿一时糊涂,让全家陷入困境,担心拖得太久带来更大麻烦,现在只能卖掉家中一个小户型的房子来还债了。

【行业】 大学生很缺钱?校园贷市场规模巨大

其实,玲玲只是掉入校园贷深坑当中的一个。近年来,湖南地区出现过多起大学生遭遇校园贷变相高利贷无法偿还的案例。

不过,在紫马财行CEO唐学庆看来,问题频出,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需求确实存在。

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24%的学生偶尔生活费不够用,8%的学生表示经常不够用。

学生钱不够用,又不愿意总找家长要钱,只能转向银行和网贷平台。然而对于银行而言,早在2009年,银监会就发文禁止对学生发行信用卡,此后一段时间,部分银行仍以合作银行的名义对入学新生发放小额信用卡。2014年,银监会重申,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有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银行基本退出校园市场。

此时,P2P网贷平台的出现则满足了这一刚性需求。某大型校园贷网站上,记者发现,贷款金额从1000元到15000元不等,数据显示申请人数已经达到300万人,这意味着,仅这一家平台的贷款规模就达到了数十亿元。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到了4524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到了2019年,大学生消费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回归】银行再入局,校园贷乱象或好转

学生网上贷款容易,问题却层出不穷。“高利贷”、“裸贷”、“暴力催收”等事件显示,校园贷市场乱象触目惊心,银行重新入场校园贷显然是众望所归。

日前,建设银行推出校园金融贷款——金蜜蜂校园快贷。据了解,校园快贷日息仅万分之一点五、年利率5.6%,授信额度在1000元到5万元,初期将控制在5000元以内,之后额度随着学生客户本人的良好信贷记录逐步提高。

中国银行也推出了校园贷产品“中银E贷·校园贷”,业务初期最长可达12个月,未来延长至3~6年,覆盖毕业后入职阶段。同时,还将提供宽限期服务,宽限期内只还息不还本。贷款金额最高可达8000元,不含任何手续费。

相比之下,市场上的校园贷利率远超这一水平。以面向18~35岁年轻人信用消费的任我花为例,任我花APP显示,借款10000元,借12个月,每个月需还953.33元,其中包含40元利息和80元服务费,总计需还11439.96元,计算得出综合年化成本约为14.4%。

据了解,目前行业的普遍规则是,大部分平台按照月息1%左右计算,也就是贷款10000元,在扣除20%保证金后,每月利息仍要缴纳100元;如果违约,一个月以内日息为0.05%,31天及以上为0.1%左右,此外还要缴纳逾期服务费。

对此,91金融创始人、董事长许泽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校园贷产品的进入,对于大学生来说又多了一条利息低、安全性高的借款渠道,如果在产品体验、消费场景等方面提升较大,能够大范围地推广使用,无疑会让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胡乱玩”模式将得到遏制。

分析

银行回归对网贷平台影响几何

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存在着门槛过低、审批过于宽松、费用过高、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以及暴力威胁催收等问题,不时曝出的恶性事件更是让校园贷背上了“骂名”。

2016年的校园贷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整顿。监管重压之下,不少校园贷平台退出市场。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2月底,全国共有47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有28家平台选择停业关闭网站;有19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白领、蓝领等工薪阶层的贷款业务。仍有21家平台专注于做校园贷业务。

本土校园贷平台久融金融副总经理陈映红表示,由于市场广阔,目前银行系校园贷款对公司还未造成影响,对行业的影响尚需观察。

唐学庆也认为,市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此前,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已有不少分期平台宣布退出校园贷市场。此番,银行进入校园贷市场,相信会对其他同业平台构成竞争压力。不过,银行校园贷产品刚刚试水,未来市场覆盖情况还难以预知,其他平台的生存空间并未被完全挤占。

不过,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何平平表示,银行正规军回归校园贷市场,由于其具备普惠和规范属性,肯定会对现有平台产生冲击。

许泽玮的观点则更加直接:不合理的机构会逐步退出市场,对那些存在“裸条”、“暴力催收”、“高利贷”的校园贷来说必定是严重的打击。

提醒

大学生要量入为出 注意规避逾期风险

虽然银行系校园贷相对普惠,大学生还是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行为,注意规避风险。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大学生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过度消费,谨慎选择校园贷。

大学生在选择金融产品前,应该学习基本的金融风险知识,提高风险意识,选择正规、安全的校园贷产品。

对此,91金融创始人许泽玮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

首先,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借款金额,注意规避逾期风险,切勿盲目借款超出承受范围。

其次,谨慎选择校园贷平台,要留意合同的规范性以及详细条款,警惕和防范打着“中介”或者“代理”名义号称可以提早放款、减免利息的人员,选择信誉度良好、操作流程规范的大平台。

最后,借款后按时还款,考虑还款能力的同时,也要做好特殊情况下逾期的应对准备,培养自己的信用意识。

记者手记

“开正门”也要限制不合理高端消费

随着中行、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开通校园贷业务,商业银行为校园信贷 “开正门”,这个曾经被网贷平台“玩坏了”的特殊消费金融市场有望恢复秩序。

不过,在商业银行大举进军校园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防风险,以免重蹈当年校园信用卡的覆辙。因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信贷群体,不能将其等同于一般的“多金”客户。银行在满足学生基本消费需求的同时,应限制不合理的高端消费,严防资金进入高风险领域,并努力降低信贷成本,减轻学生群体的消费负担。

(原标题:银行重新入局,校园贷市场要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