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足联赛:用一场球向拼搏的青春致敬

新华社西安6月3日电 大足联赛:用一场球向拼搏的青春致敬

新华社记者郑昕

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CUFL)校园组西北区的决赛在陕西西安激战正酣,16支参赛队只有闯进半决赛的才能抢到最后4张全国总决赛入场券。也许对产业圈来说,这项官方赛事是一个超级“IP”;对观众来说,这项由大学生参与的联赛就是校园里的“英超”“西甲”;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次比赛,就是校园足球生涯的绝唱。

  图为5月31日,西安石油大学队球员文亮(右四)在比赛中带球突破。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凡事都要讲求传承嘛,我这次就把队长袖标交给学弟了。”兰州理工大学大四学生欧晓浩坐在看台上观看着比赛,不知此时他的脑海里会不会浮现起第一次代表校队踏上绿茵场时的那一幕。

“我从大一开始就进入校队打大足联赛了,算得上是球队 元老 。之后当了一年多的队长,最好成绩打到了校园组北区的第五名。”欧晓浩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他再来踢大足联赛,这次面对的强队不少,基本就是重在参与了。

来自贵州的他,在甘肃兰州求学4年后,如今已在家乡找到了工作,毕业进入倒计时。“这次比赛应该就是我踢校园足球的谢幕演出了。”欧晓浩有些激动地说,“我离开家乡来大西北上学,其实第一批朋友就都是在球场上认识的。我感觉足球就是一根引线,把五湖四海、不同性格的兄弟们联系在一起,大家一起欢呼一起流泪,一起去冲击荣誉。”

6月1日正好是欧晓浩的22岁生日。当天没有比赛任务的他,同队友们在西安简单地庆祝了一下,喝了点儿酒,权当是“告别宴”。“我对他们说,往后球队里少了一个大哥,但会多很多大哥。我们是一支成熟的队伍,希望都不要轻易放弃足球的梦想。”他说,即使到了未来的工作岗位,他依然会把大学生涯的足球梦坚守下去,带动同事们踢球。

山西大学的刘健比欧晓浩还要大4岁,已经上研二的他坦言是沾了学弟们的光才参加比赛的,因为在本科阶段他并没有机会能代表学校踢大足联赛。虽然距离毕业还有时日,但他说,此次西北区也应该是他在校园里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了。

“毕竟研究生不像本科生。年纪轻毕业后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这都研究生了,无论今后怎样的选择,压力都会特别大。尽管放不下足球,但到了研三我还是会暂时远离它的。”

这位皇马球迷称,这次能第一次代表校队参加全国比赛还是很开心的,尽管成绩可能不会特别理想,但是希望能够把气势踢出来。“以前就是代表院队,现在终于能以校队的名头出战,我一个梦算是圆上了,在校园里度过的青春,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随着小组赛的结束,欧晓浩和刘健的球队都没能突出重围,失去了进入全国总决赛的机会,他们的校园足球理想也伴着甜蜜或失落,即将告终。当然也会有胜利者继续他们的步伐,在最后一轮生死战中获胜晋级的西安石油大学队,由于即将面临四分之一决赛的关键一役,球员们有些局促,于是推出他们的老大哥、助理教练曹海信接受采访。

  图为5月31日,西安石油大学队球员木扎帕尔(左)在比赛中庆祝进球。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我们队里有7名大四的学生,已经算是参赛队里比较多的了。”曹海信说,按道理一支成熟的队伍应该是从大一到大四的球员都不可或缺,但也必须要看到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四生面临学业和前途的压力,无法全情投入。“希望老队员有条件的话还是站好最后一班岗,把接力棒交到学弟手上。”

这就是大足联赛,这些学生的“职业生涯”很短暂,但会像蒲公英一样离开“母体”,飘散到更远地方,在机关、企业、乡村等等,把大学时奔跑在绿茵场上的激情种在一片片沃土中。

也许这种短暂反倒更体现出大足联赛的价值。这项影响力波及3600万在校生与260万教职工、覆盖全国32个省区市、赛事长达10个月的联赛,不只为培养出邹正、李昂、钟屹这些叱咤中超赛场的职业球员,打通从学生到职业球员的成长通道,更是把人们对足球的热爱,通过联赛“团队、分享”的精神,倾洒到四方。

编辑:吴俊宽 签发:徐征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大足联赛:用一场球向拼搏的青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