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清朝可谓是没有昏君,这主要是因为清朝皇权高度集中,下面权臣想搬弄是非都难,更别说宦官之类的弄权。而清朝皇权的集中,主要归功于对党争的严厉打击。从康熙到乾隆,多场文字狱,其中很大部分也跟党争有关系。清朝为什么为会对党争打击这么厉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清朝为什么对党争打击特别严厉,还需要看看明朝这个前车之鉴。明朝采取的内阁文官体制,使得内阁有很大的权力,加上还有太监弄权,使得皇帝的权力相对被架空。内阁制度的好处是就算皇帝不在,政府朝廷照样能够运作,这也是明朝嘉靖和万历两位皇帝能够多年不上朝的原因。而他的坏处就是容易形成派别,进而演变成党争,明朝的党争也是历史上最激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清入关后,对天下的治理基本上还是依靠汉人,所以清初的时候朝廷使用了大量的前明遗臣,也因此在清初朝廷里仍留有明朝党争的阴影。明朝东林党争在清朝的余祸就是南方与北方士大夫的党派之争,也就是南北党争。清廷为了治理国家,一方面不得不用这些人,另一方面又时刻警惕着,以防重蹈明朝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顺治时期的冯诠与陈名夏的北党与南党之争,到康熙朝的党争与满洲贵族内部矛盾纠缠在一起,如鳌拜党、明珠索额图之间的争斗,还有太子党以及夺嫡之争等。在整个康熙朝其实党争一直都还很激烈,不过英明的康熙皇帝是既用之又防之再除之。要知道能够形成朋党以为党争的都是些有能力的人,康熙皇帝是既是充分使用这些人的才能,又巧妙的利用他们之间的争斗而取得平衡,最后又将其挨个斩草除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康熙朝党争基本上被消灭,使得皇帝的中央集权得到根本的巩固和加强。到了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使得君主的集权专制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不过即便如此,清朝对党争的防范依然很严,到了乾隆时期,三朝老臣张廷玉都还差点被打为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