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一想,不论是所谓的“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还是“电竞专业”

我都对这个专业,抱有极大的怀疑

很多人都好奇所谓“电竞专业”到底学什么,我大致在网上能找到的课程安排五花八门,并不成系统。

包含12门核心课程(电子竞技游戏解析、竞技运筹学、电竞心理学、竞技战队战术设计与优化、电子竞技节目管理与运营等)的系统化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些课程后,总会让人有些疑问,这些课程培养的是什么方向?选手?教练?主播?裁判?数据分析?还是筹办方?

首先,如果说是为了战队俱乐部或者更大的市队省队国家队输送选手人才,为什么较早上线这类专业的应该是各大体育院校,不应该是类似中传南广的传播类学院。

教练岗位,就更不可能了,教练作为一个队伍的战术布置和选手训练者,一定要是本项目内最专业的选手退下来才有担当教练的资格,看看国内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刘国梁,李永波,郎平哪个不是本项目的世界级运动员;当然如果有人非要说有例外,外行人管本行业的可以参考下国足和足协。教练这个岗位,单靠学,一定是学不会的,只有在某个项目有极其深刻的经历,才有能力指导项目的参与者,制定详细切实际的战术。

再者,由于电子竞技的特殊性,对裁判、数据分析、筹办方的要求门槛都不高,游戏内本身就有输赢的判别和禁止的行为,甚至可以说兴奋剂药检都可以省略,游戏软件内本身就有足够的数据分析能力。反而是筹办方和参与在内的工作人员,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如场地布置、舞台设计、施工搭建、音频、视频、大屏幕、隔音房、软硬件调试、网络监管、摄影摄像、后期编辑、新闻报道等工作反而不是“电竞专业”的相关工作内容,从业人员反而需要去更加专业的设计、影视、新闻、计算机等专业学院或院系学习。

你可以说,不是所学专业就必须是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但是我想说,最起码学的东西是系统的,几乎全面的,具有逻辑性的问题吧?如果连这些都没有经过足够的事件去打磨,就草草将某一事物定位为“专业”‘学科’“学术”,太过草率了。

这算不算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呢?游戏开局三分钟,我相信没有人能推到对面高地,电子竞技也是这样,一个年岁比较大的新兴事物,连系统的研究都没有过,何谈“专业”与“学术”?他跟我们一样只不过是赶上了互联网时代,产业改革的人和事物而已,我们不能用传统体育的那一套生搬硬套在这样一个新项目上,毕竟网上的事儿,谁说的准呢?

我们在聊电子竞技专业的时候,我们聊得其实就是一些急功近利的人和他们即将坑害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