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的标题是丁丁老师听一位外国的咖啡种植者说的一句话,有些偏激但却合乎情理。中国人对于咖啡的定义还停留在价格层面,也就是说咖啡在中国还是一个消费品,而对于欧洲、日本等其他国家,咖啡是一个生活必需品,单指这个层面这句话就是合乎情理的。

全北京有大约6000家和咖啡沾边的店,除去一些乱七八糟的,大约在4800-5000家左右,按照往年的死亡率,第二年的死掉70%的店,第三年剩下来这些店会接着死掉80%,咖啡店的生存比想象中的要艰难很多。

虽然情况是这样子,但“开一家咖啡店”这个梦想还是像春药一样,让更多人前赴后继地投入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owden君说:

丁丁老师是善于思考的那类人,是个彻头彻尾的文艺青年,同时是个自信的咖啡师。几千天和咖啡的接触,让他更注重思考,90%的时间思考怎么去做好这杯手冲,去思考各个环节的衔接,5%的时间操作,剩下5%的时间去品尝。

我觉得丁丁老师是个很执拗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有情怀情节”,标志性的丝袜、坚守了8年的咖啡路、马术爱好这些就是很好的证明。

8年的开店经验,让他从一个文艺青年变成了半个商人,但却始终不是一个好的商人。整个访谈过程中,丁丁老师不止一次提到咖啡文化,“咖啡是永远不会死掉的,因为咖啡背后的那些历史是没可能被磨灭的。”

丁丁老师眼里的咖啡不止是一杯喝的饮品,更像是一个混沌的球体,夹杂了太多历史文化。说句实在话,这次采访让我受益匪浅,我承认我眼里的咖啡文化确实太狭隘,咖啡文化并不是几场活动,几次演讲就能概括的。

对话 THE 1511咖啡 — 丁丁

Sowden君:从您的身份来看爱好真的挺多,那您平时时间上是怎么分配的呢?

丁丁:现在肯定是以做咖啡为主,毕竟现在咖啡是工作,在做咖啡的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思考,90%在思考,5%出品,5%品尝。这些爱好在我看来都应该这样子,花时间去认真思考,然后快速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owden君:“THE1511 咖啡”的空间设置,下了很大的功夫,包括在设计细节上,比如定制的手冲吧台,高度适中的凳子等等,设计的时候想通过这个空间向大家传达的是什么?

丁丁: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想让大家更舒适地去出品、品味一杯咖啡,或者更好的欣赏他人的操作。这个手冲吧台应该算是北京城操作者和客人距离最近的一个了吧,凑个头都能挡住视线,就是从感官上最大化让人感受咖啡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owden君:“THE1511 咖啡”在1楼有一块还算是蛮大的咖啡交流互动区域,在网上看到的照片里您在这里的出境次数最多。

丁丁:因为经常会遇见不同有趣的人,有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也有5、60岁的大妈,带着关于咖啡或多或少的知识来到着。“而这也是我们称课程为互动的原因,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很有想法,也许他们不专业,可是有想法就已经很难得了,而在跟他们不断的授课、交流中我也在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owden君:Sowden咖啡壶对于新手来说您建议吗?

丁丁:没有绝对的说法,新手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们对于咖啡不了解,对于萃取原理不了解,就像说咖啡苦的,知道问题了但却不知道怎么解决,现状就是这样,所以说做咖啡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

Sowden咖啡壶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弊端我也能看得到,但我却没有问你,因为我知道怎么去解决,对于新手来说,不在于你选择什么工具,而在于你怎么去做。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丁,The 1511 咖啡工作室创办人以及主理人之一,SCAA(美国精品咖啡协会)认证高级品鉴师、高级烘焙师、高级金杯冲泡师。跨界广告达人、设计师、葡萄牙古典舞步骑师和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咖啡可以说几乎贯穿了这个爱穿丝袜的文艺青年的整个爱好、职业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豆 咖 啡 --

2009年,丁丁老师在百子湾的后现代城开了第一家咖啡店 — “豆咖啡”。第一次开店的丁丁“纯女情节”作祟,甚至没有过多的考虑客流、周围商圈什么的,就这样开始营业了,文艺青年那点随性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丁丁始终认为咖啡是淳萃的,所以在他的第一家店里,只卖咖啡,甚至连点心和其他饮品都少有。他说,并不是不想,当时是真没考虑那么多,就想单纯地做好这个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是真的惨,曾经有次我坐在店里算人,从早上开门一直到晚上关门,不超过10个人。”那时候喝咖啡的只是人群中的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对咖啡的认识都停留在星巴克的咖啡饮品上,更别说单品咖啡了。

终于将将做到盈亏平衡,长时间的经营让丁丁看起来像一个商人,于是他决定关掉豆咖啡,去学习更多的咖啡知识,认识更深层次的咖啡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THE 1511 咖啡 --

早在16世纪,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大行其道的同时,就博得“麻烦制造者”的称号。统治者认为咖啡馆是疯狂的滋生之地。圣城麦加的年轻总督贝格发觉讽刺他的诗文竟然是从咖啡馆里流出,勃然大怒,决定查禁咖啡。1511年麦加所有咖啡馆被迫关门。阿拉伯世界的其他统治者和宗教领袖,也相继宣布咖啡为非法饮品。就这样,咖啡第一次被纪录进历史。

---这就是1511咖啡名字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虽然在喝咖啡,但始终喝不明白咖啡。”丁丁老师认为,咖啡是不会死掉的,咖啡的文化远比我们想的要深厚,咖啡好玩儿在什么地方?咖啡背后的历史,咖啡深厚的底蕴,这才是咖啡好玩儿的地方!

于是就有了 THE 1511 咖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的 THE 1511 开在798艺术区里,“朋友提供的地方,也不要钱,就开始做了。”这次的策略丁丁老师还是坚持了精品咖啡的概念,那时候因为地方很小,烘焙机只要一开就跟火灾似的,满屋子烟,散烟基本都是通过窗户,。

“所以,我一般只在傍晚或者之后烘豆子,不然都害怕有人报火警。”,那时候通常情况是:满屋子的烟,有一个兴奋地看着咖啡豆的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7月1日,丁丁与另外从事各个行业的合伙人们在北京后现代城里的一间工业风格的loft里,做了一间全新的咖啡体验中心,这个多功能空间很好的诠释了“咖啡并不是只能在咖啡馆里喝”的理念。课程、交流 、杯测、活动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he 1511的空间设计师白巍也是其的合伙人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用有限的预算创造出了最满意的效果。空间展示其实是表现自我的另一种传达方式。让体验者能通过视觉感受与体验度上,更加了解我们,从而定位这个品牌。”

“我始终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人,我骨子里就不是。”问到 THE1511 咖啡的经营之道的时候,丁丁端起桌上的欧罗蜜亚喝了一口,回头看了一眼墙上的咖啡树叶,眼睛里满是期望。

················

以下是THE 1511咖啡的地址:

百子湾路后现代城14号楼A座503

SOWDEN设计,生活之上,美学之下。

生活总得自己成全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