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众多,张作霖是比较独特的一个。他出身草莽,起点极低,却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裂土称王,不能不说是一代枭雄。

一个领导者的成功,用人之道非常重要。张作霖的秘书和翻译陶尚铭,就曾谈起大帅独特的用人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一双狐眼,机警过人)

提拔顶撞者,不用老好人

张作霖执掌奉天时,任命的督军署秘书长叫任毓麟。

任毓麟是个清朝举人,前任奉天督军的治下,当过政务厅厅长,很有些才干,也是奉天的文化名流。

张作霖最初也很重视任毓麟,升任东三省巡阅使时,还把他也升为巡阅使署秘书长。老任也是忠心耿耿,办事认真,多年来始终是鞍前马后。

到了1924年,张作霖执掌北京政权,很多人都觉得任毓麟又要高升,不是当内务总长,就是教育总长。但之后的三年里,北京内阁改组了8次,任毓麟却一直没被提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检阅美国海军陆战队)

幕僚们就奇怪了,是老任啥时候得罪大帅了吗?有人找了个机会,就问张作霖为啥不用任毓麟。

张的回答堪称经典:“任毓麟是个好人。可他跟我天天见面,就没和我抬过一次杠。难道我就一点过错都没有吗?”

张作霖虽然没什么文化,却很有识人之明,知道敢于犯颜直谏的是好部下,唯唯诺诺的老好人难当重任。

海纳百川,懂得调和

许多军阀会按出身、资历、籍贯划分山头,搞派系斗争。比如称雄一时的吴佩孚,就把内部分成洛阳派和保定派,远近待遇不同,冯玉祥因为被划成杂牌军,备受歧视,才引发了后来的临阵倒戈。

张作霖在这方面做到了海纳百川。要是来投奔的,不论出身一律收容,有能力的还委以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的手下混蛋多,人才也多)

因此,奉系内部非常复杂,有绿林胡子出身,有士绅望族出身,喝过洋墨水的留学生有很多,东三省之外的军政人士也有不少,光是来自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的就有数百人。

而对于内部的派系矛盾,张作霖注重保持平衡。他在后期一边大量启用少壮派人士,一边用高官厚禄安抚住老部下。

因此,在张大帅时期,奉军内部少有严重的内讧和分裂。唯一的一次郭松龄反奉,更多是受五四思潮影响,和派系关系不大。

用人不疑,唯才是用

张作霖用人百无禁忌,只看才干,而且用人不疑。

著名的“狗肉将军”张宗昌,是个道德败坏、五毒俱全的妄人,曾经投奔直系军阀,吴佩孚就因为厌恶其人而不能用,气得他投奔了张作霖。

张作霖最早也没拿他当回事,给了点人马派他去剿匪,但就在整个过程中,张作霖发现这个狗肉将军很会打仗,所以一路提拔,到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张宗昌已经当到了副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宗昌在二次直奉战中功劳不小)

奉军中也有人不爽这家伙,提出削夺其兵权。张大帅坚持说,用一名武将,要看他能不能打胜仗。离开这一条去要求别的,那不是治军之道。

后来,张宗昌果然在二次直奉战中表现出色,为张氏父子立下了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排左起:张作霖、张宗昌)

相比段祺瑞、吴佩孚等大军阀,张作霖可以算是个文盲。但他在用人上却少有两人傲慢自大、心胸狭窄的毛病,能够在北洋群雄中胜出,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