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所有中原王朝中最具戏剧性的一个,从未有哪个朝代,能在现今引起如此大的争议。黑粉说明代皇帝奇葩,臣子腐败,宦官和特务承包了整个王朝;明粉却说都是清代官使惹的祸,最喜欢捧主子黑前朝。
在这你来我往的争斗中,明朝皇帝的个人爱好被无限放大,斗蟋蟀的宣宗、玩木头的熹宗、恋母癖的宪宗、磕春药的穆宗,还有终极“猫奴”明世宗——嘉靖。
嘉靖年间,专门设立了供养观赏用猫的“猫儿房”,也随着皇帝的挚爱引起了整个王朝的火爆局势,令宫猫成为了大明宫内别具一格的风景,大明朝上至帝王、下至文人骚客,都为猫起了各种各样的爱称。
“明万历时,御前最重猫,其为上所怜爱,及后妃各官所畜者,加至管事职衔。且其称谓更奇:牝者(母猫)曰某丫头,牡者(公猫)曰某小厮,若已骟者(被阉割后的猫),则呼为某老爹。”文人们更为风雅,根据花色起了不同花名,白猫嘴上有斑纹的,叫“衔蝉”或“衔蝉奴”,还有叫“玉面狸”、“天子妃”、“萧妃”、“昆仑妲己”等等。
明代宫廷养猫的盛况,甚至在后世也有很多记载,清代宋荦在《筠廊偶笔》写到:“前朝大内猫狗,皆有官名食俸,中贵养者,常呼猫为老爷。”
而尽享尊荣的宫猫在言官那里却不讨好,明代的言官是典型的“位低权重”,品秩再低的言官,哪怕是把皇帝骂到狗血淋头,也顶多被革职。嘉靖时期许多言官都曾为皇帝养猫的事提出抗议,甚至还有人写诗对猫出言讽刺。
言官们这么大的反对意见不仅仅是因为玩物丧志,还因为养宫猫的花费极大,仅仅以奉天门的12只猫为例,每年就要消费猪肉1900多斤,肝400余副,何况“宫猫”种类、品阶繁多,花费更为巨大。然而皇帝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宫猫的盛况一直持续到了万历年间,蒲松龄亦在《聊斋》中用《大鼠》一篇,讲述了万历时一只智斗老鼠的奇猫。
这一切的结束要延续到清代,这时的皇帝更喜欢养猎犬,宫中的猫便开始向后宫大批转移,作为后妃们消遣时光所用,虽然在慈禧身边也获取了不少宠爱,但毕竟到了没落的时期,在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也避免不了的迎来了被遣散的命运。
而如今的故宫内仍有100余只野猫游走于这个曾经雍容一世的宫苑内,晒着太阳,经历人群攒动的白日,接受人潮退去的宁静夜晚,迎接着照射在红墙金饰上的第一缕朝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