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具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唐代以后,开始出现乌鸦主凶兆的学说,流传至现代,多有人认为乌鸦报忧不报喜,而英国王室却视其为可以镇守国土的宝贝,由政府专门饲养在伦敦塔中。

乌鸦的文化形象在国际上一直是一个矛盾点,无论是神话、学说,还是民俗文化,它们亦忧亦喜。在以拍乌鸦著称的日本摄影师深濑昌久的世界里,乌鸦同样矛盾——它们发散着光芒,却也承载着自己的晦暗生活。

“深濑的鸟,就是深濑自己的化身,他教会了我,摄影也是一种叹息。”—— 荒木经惟

深濑昌久从小生活在以照相馆为营生的家庭里,年轻时代的他没有什么过于波折的经历,老老实实地经营着父亲留下来的照相馆,结识一群同样热爱摄影的朋友们,就是他的日常。那时,他的取景框里都是恋人洋子,她的一颦一笑都被记录了下来,照片里写着满满的爱意。但在1976年,深濑昌久与妻子结束了十三年的婚姻,事业也一度遭遇低谷,使得他原本就阴郁的性格愈发抑郁。

深濑昌久在后来的自述中写道:“对我,唯一可逃往的地方就是我的出生地,北海道。”面对这片生活中带来的伤痛与悲哀,他选择了逃离,而在北海道的天空下,他偶然结识了乌鸦,很快地被乌鸦的气质所吸引,自此,他的镜头里不再是洋子的笑,洋子的鬼脸,洋子的酮体,取而代之的是翻飞在绚烂黑夜的乌鸦。

深濑昌久曾这样描述乌鸦——它们群居,在黄昏栖息,又在黎明消散;它们四散地飞翔,翅膀闪烁着黑色的光,眼睛亦发着光,让人炫目。在长达六年的乌鸦拍摄中,每个黄昏他举起镜头对准天空,所带着的情绪都不尽相同,他说:“关于那些流鸦,它们本身真的已经不是重点,我自己已经成为了其中一只。”最初,他将这些摄影作品命名为“流鸦”,因为在日文中“流鸦”一词双关有“游荡者”的意思,后来又干脆简化为了“鸦”。

晚年的深濑昌久不慎跌落,摔坏了脑袋丧失了语言功能和部分记忆,还得上了脑血栓。洋子听闻后回来照顾他,可惜他已无法再透露压抑多年的爱与恨,也无法再拿起相机,甚至,已经不记得洋子了,仅留下的就是那些流鸦的掠影。

每一个物种在人们眼中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在深濑昌久的生活中,乌鸦承载着他的灵魂,承载着那些失去挚爱的时光,亦忧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