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的,至今为止还有几十座以“州”命名的城市。因为中国古代的疆域有限,大部分州的城市都集中在两河流域,现在带州字的城市,大部分都存在2000余年了,主要有以下几个:

地级城市:河北:沧州市 ,山西:忻州市 朔州市,辽宁省: 锦州市 ,江苏省: 常州市 扬州市 徐州市 苏州市 泰州市, 浙江省: 杭州市 温州市 湖州市 台州市 衢州市,安徽省: 亳州市 池州市 宿州市 滁州市,福建省: 福州市 泉州市 漳州市,江西省: 赣州市 抚州市 ,山东省: 德州市 滨州市,河南省: 郑州市 ,湖北省: 荆州市 随州市 鄂州市 ,湖南省: 郴州市 株洲市 永州市,广东省: 惠州市 潮州市,广西省: 贺州市 柳州市 梧州市 钦州市 ,四川省: 泸州市 达州市,甘肃省:兰州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县级城市:河北省:涿州市 定州市 晋州市 霸州市 深州市 冀州市,山西省: 霍州市,内蒙古:满洲里,辽宁省: 盖州市,江苏省: 通州市 邳州市,浙江省:嵊州市,山东省: 滕州市 胶州市 兖州市 莱州市 青州市 ,河南省:禹州市 林州市 汝州市 孟州市 邓州市,广东省:雷州市 梅州市 惠州市 化州市 高州市 连州市 ,广西省:宜州市,海南省: 儋州市,重庆市:万州区 ,四川省: 彭州市 崇州市

在所有州字辈城市中,扬州、苏州、广州、徽州在古代可谓赫赫有名。这之中,你认为谁是最具有文化底蕴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

苏州有人类早期著名的遗址: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最早建城于商末,姬姓周氏族首领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歧山下的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

据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天下分三十六郡,在吴越之地置会稽郡,以吴县为郡治。东汉永建四年(129)置吴郡。三国时期孙权据吴郡十多年,开创了东吴基业。陈祯明元年(587),置吴州,吴郡隶吴州。吴州、吴郡、吴县三级治所同驻一城。隋文帝杨坚统一江南,开皇九年(589)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以城西有姑苏山而得名。开皇十一年(591),越国公杨素以苏州地处平原,非设险之地,遂于苏州今城西南横山下另建新城,至今尚有新郭的地名,至唐武德七年(624)又将州治迁回旧城。隋炀帝开通江南运河,凭借这条黄金水道,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苏州成为东南沿海水陆交通要冲,南来北往的货物在此集散,甚至还远涉重洋。大历十三年(778),苏州升为江南唯一的雄州。至宋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已不胫而走。明清时期,苏州更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鸦片战争后,随着上海的崛起、太平天国的战乱、沪宁铁路的开通,苏州的地位急剧下降。辛亥革命后,废苏州府,改吴县,长洲、元和两县并入吴县。北洋政府时期,吴县为苏常道治所。1928年由吴县城区析置苏州市,1930年又裁入吴县,至1949年5月,又由吴县城郊析置,属苏南行政区。民国期间,苏州经济停滞不前,以消费城市为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苏州建城以来,迭遭兵火,数度兴废。越灭吴,楚灭越,城池几毁。公元前514年吴都建城,公元前473年越军大破吴师,吴国灭亡,城池被毁。南朝梁太清二年(548)侯景之乱,叛军三进郡城,大肆烧掠,杀人无数,三吴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一片萧条。唐末年藩镇割据,杨行密、孙儒等数次占领苏州,大肆掳掠,并放火焚烧,城池又遭劫难。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劫夺官府民居,廪库积聚,掳掠子女金帛,纵火延烧,烟焰二百里,凡五昼夜,苏州成为废墟。元至元十二年(1275),元军南下江南,城池悉命夷堙,民杂居城堞之上,城池又遭破坏。元末张士诚据苏,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部围城十个月,日夜以炮轰击,当张士城兵败,又纵火齐云楼,子城、大城俱毁。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总兵土国宝率兵从盘门进入,城南惨遭屠戮。清咸丰十年(1860)清军与太平军作战,阊门内外顿成焦土,城内外寺观名胜也遍遭摧残。朝代兴亡,兵灾人祸,然而在城池屡遭毁灭之后,后人又都屡屡重建重修,遂使古城至今巍然屹立,可见苏州坚忍不拔的城市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广州:广州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即周夷王八年),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孙权为便于统治,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特指广州这座城市。

广州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已经比当时世界著名商贸城市威尼斯大三倍。清朝闭关锁国时广州十三行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垄断全国外贸,也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

广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均发生在广州。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临时政权。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了广州起义,并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权“广州公社”。1992年曾邦哲于首届全国中西医学比较研讨会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系统医学概念与模型。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彭湃、马思聪、邹小杨、谷希云、余德超、钟杰武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广州又称“五羊城”、“穗城”。 广州的别名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周朝时广州连年灾荒,民不聊 五羊石像生。一天南海上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上有骑着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衔着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赐予百姓,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仙人离去后,五只仙羊因为依恋人间而留了下来,保佑当地风调雨顺。百姓为感谢五位仙人,在他们留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观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越秀公园内既有“五羊雕塑”,此传说已经被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所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荆州: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县,作为县城而得名。其后两千多年里,江陵作为地名,历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荆州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

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郢都,这里成为江陵县的治所。西汉初年,封临江王于此地。其后有东晋安帝、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隋末梁王、唐代南都、荆南国等在此建都。楚、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宋、明等朝,封王侯于此地。荆州城的城郭,在战国末年形成。汉代已有城墙。

蜀将关羽、吴太守朱然,东晋桓温、梁元帝、南平王高季兴等,都对荆州进行修葺,北宋末年,城毁。南宋淳熙年间,重修城墙,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挖城壕。元初,忽必烈下令拆除荆州城。元末,朱无璋称吴王时,派员依旧基重建荆州城。

明末,张南忠率义军攻占荆州城,将城墙拆毁多半。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又依明代城基重新修筑荆州城,并重新命名城门:东门曰寅宾门,东南门(小东门)曰公安门,西门曰安澜门,南门曰南纪门,大北门曰拱极门,小北门曰远安门。

荆州古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荆州城内及其城周附近,有着众多的古迹名胜。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国的故都,三国纷争的遗迹,历代名人的胜踪,似繁星点点,数不胜数。荆州古城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迹之一。

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经最新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中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时期的砖城;两晋、三国时期的土城。叠压在现城墙10米以下的五代砖城的发现、使荆州城砖城的修造历史从始于明代的普遍认同,又上溯了400多年。这次考古发掘还证实:从三国时代起,荆州古城墙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移位距离仅在50米左右范围内;土城墙远远早于砖城墙。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城小北门西侧,发现了一段长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间夯筑的石灰糯米浆城墙。此段城墙虽经500多年,至今仍坚如磐石,世所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扬州:西周初期,今扬州一带称邗国,后属吴、越、楚。秦统一中国后,改设广陵县。汉时先后属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为广陵郡、广陵县、南兖州、东广州、吴州。隋开皇九年(589)始称扬州。

扬州是古“九州”之一,古代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由于当时全国就分为九州,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整个国家、“天下”的代名词。

扬州在古代,大体相当于纽约的国际地位,甚至更高。很难找到一个城市可以在古代和扬州进行全程PK的。《尚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禹贡》扬州“厥贡惟金三品”《周礼职方氏》,扬州其利金锡。古九州的扬州在那时就有着很高的经济文化地位。

西汉时,今江苏有不少封地,最著名是定都于广陵今扬州的吴国。景帝改吴国为江都国,武帝又改江都为广陵。两汉时广陵地区经济有很大发展,后明帝封刘荆为广陵王,扬州邗江出土的广陵王玺现被南京博物院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六朝时期,建康最盛,他周围的扬州,南豫州等人口两百四十多万,占全国三分之一强。隋唐扬州的经济宗教学术文艺等文化在那时达到了鼎盛!那时的扬州富甲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宋元那时的扬州虽被战乱破坏仍然有很大影响。那时扬州就出现很大盐商,时称“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北宋诗人云扬州,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明清,扬州经过清初的兵乱破坏,到乾隆时期重新繁荣起来。是中部个省食盐供应地也是清政府漕粮运输咽喉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

徽州:

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先后攻占了江南六州52县,影响极大。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渔梁坝

1),平镇方腊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除元末曾改称兴安府(1357—1367)外[3]

,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所辖六县也一直没有变动,这对徽州孕育出相对统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庆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为省名。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在古代中国,徽州的思想家可能是最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生活化、世俗化的。他们将那些本来属于上层社会的道德伦理原则,悄悄引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在过去的时间里,徽州曾经的人、物和故事渐行渐远;而那些深藏于民间的历史文化记忆依旧栩栩如生…… [2]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梦寻徽州

。[2]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徽州文化(简称徽文化,是安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与敦煌学和藏学一同被誉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