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杂家》栏目(公众号:zajia163)出品,每天一个精彩的人物故事。

在20世纪80、90年代,香港武侠电影是最好看的,徐克的东方不败,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都是经典之作。

喜欢看武侠电影的人如今常听一句话:徐皓峰是我对武侠电影最大和最后的期待。

他是《一代宗师》里荣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编剧。姜文说我敬他,王家卫找他做武术指导。看过他电影和小说的人很多,但知道他故事的人很少。

他叫徐皓峰。如果说武侠小说里,金庸喜欢写少年成名,古龙喜欢写成年人戒不掉痴迷。那么徐皓峰就擅长写身怀绝技的老人。

一代宗师里曾有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想。说的也是徐皓峰自己和武林的恩怨。他笔下的武林太真实了。

徐皓峰生于1973年,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从小和姥姥住一起。姥爷是个书生,喜欢研究汉语文,一身文化人的气质。和姥爷不一样,二姥爷却从小痴迷武术,年轻时好学意形拳,在当时也算个异数。

父亲不支持,二姥爷就离家出走,也曾在武林风生水起,却在34岁那年忽然从武林隐退,回到北京西单,在一家电器商场看门。

当时年轻的小孩流行香港的黑大佬文化,徐皓峰不太喜欢混街头,和二姥爷走得近。

武打片风靡时,年少的徐皓峰有一次问二姥爷:“你会不会武功?”

没想二姥爷回答:“没练好,会是会。”徐皓峰兴奋地缠了他好久,但二姥爷没好好教。

那时,徐皓峰还有两个要好的同学,也都是练武的,一个是八卦掌掌门李子鸣的三传弟子;另一个在东单体育场学山西形意拳。在班上,他们三个玩得很来。

只可惜二姥爷遵师父口唤一生没有收徒,学的东西,都绝在了身上。徐皓峰说自己学那点鸡毛蒜皮都只算是掌故。

他说:“我错过了习武,只能听二姥爷讲武行经历,‘望梅止渴’般过瘾。

但是江湖中大部分传闻,都偏向于徐皓峰是个武林高手。各种消息传了好几年,没人证实,也无法证实,据说有一次徐浩峰练功时,从自家五楼跳下,安然无事。

据说曾不断有人上门找他比武,他一概回绝。没人知道他到底会不会武功。

如果说李仲轩是中国武林黄金时代的见证者,那徐皓峰就是传承下来的记录者。

最开始,徐皓峰是个画画出生的。1989年,徐皓峰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画得一首好画。他喜欢毕加索、梅原龙三郎,对待国内传统美术教育的态度是叛逆的。

当时班上有40个学生,徐皓峰算是个异类。他不仅不按老师教的画,还四处传播自己的绘画理论。学校老师拿他没办法,严重到甚至想开除他,于是把他妈妈叫到学校。可他母亲却一点没被唬住,态度非常的强硬。

徐皓峰想其实被开除是件好事。自己一点不害怕。后来高中毕业美院甚至有个画室看上了他,想要他去,但他已不再想去了。

长大后,他自己对自己年少的经历也有些愧疚,尤其是觉得对不起一些师长。可他还是说:“可能年轻人就是对不起长辈的,华山自古一条道,当时只能那么走。”

在念中学的时候,除了画画,徐皓峰还喜欢电影。他可能有些天赋,对电影语言有些年少的顿悟。但老师却回答:如果你理解了一个东西,你不能让我也懂得,这就说明你还不行。

但他喜欢电影,想拍电影,在附中,他甚至自编自导了一个小小的黑帮片。两个人的戏,他演黑帮老大,他的一个同学演杀手。长大以后,他们两个人都成了导演。

1993年,徐皓峰如愿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没有成名之前的徐皓峰,写过很多剧本,给电影制片厂投稿基本上都不会被采纳。那时的电影厂已经是好莱坞和港片体系了,他写的故事太传统,都不行。

整个大学期间,徐皓峰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电影路数。当时很多同学一毕业就很牛逼了,而他去实习打工,却都被教育请先学做人。

毕业时,徐皓峰几乎要放弃电影了。他去跟老师告别。老师给他讲了自己年轻时迷茫的经历,那时有人告诉他:“不管你干什么,最后还是会回来。”

毕业之后,徐皓峰咬咬牙,还是去了上海给市委宣传部拍宣传片。他在那里没什么朋友,只能学着狡猾霸道一点,有了点混江湖的样子。他常说:“我这人,没别的本事,唯一的本事就是上上下下,什么档的朋友都有。”其实,就这句话,他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唬弄人的。

在上海那会,徐皓峰开始写小说,把每天脑袋里乱七八糟的故事写下来。“每写出一个好句子,迷惑性很大。一个局部性成功会带来整体成功的幻觉。”

写完他就投稿,剧本没人要,小说也没人要。

直到他公开发表第一篇小说,名字叫《1987年的武侠》。那时候他心里明明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但表面还是很平静。

这是部分的节选:

1987年的夏天,他渴望成为一个武侠。在夏天最热的几天里,他长成十六岁的青年,已有了对女人拥抱的需要。十六年前,他的父亲查遍了字典,为他起了名字,他叫贾庄。每当有人叫他时,他会耐心地解释:“贾宝玉的贾,庄子的庄。”

虽不知他是不是武林高手,但是之后读过他武侠故事的人却很多。

起初,徐皓峰说自己“像强迫症一样”把武术的知识点和口诀写出来。

因为他发现,在国外的公园里,外国的咏春教练都在教中国武术的秘招和秘诀。而在中国的公园里,都是老人家在练推手。

“这对我来说很刺激。”徐皓峰说,“真实的武术什么样,我起码得让咱们自己的年轻人知道。”

后来他花了8年时间写《逝去的武林》,那是由他二姥爷口述,他来写的一部纪实性的武林故事。记录了最后一个黄金时代的武术热潮。那时武术界的口号是“强种救国,御侮图存”。面对外来侵略的刺激,有志之士担起责任,龙虎之才都去了部队。

从此,李仲轩以“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的身份被人记住。徐皓峰在武林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有人说:徐皓峰的故事里,皮是武,肉是礼,骨是义。

武林只是故事的表面。武林的江湖规矩搭建起了故事的血肉。根髓在于武林的义气和精神。他的作品里,大多讲述的其实是中国人以前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那个纷乱时代的生存方式。

比如《逝去的武林》中他说,民国武人如同五世纪教父集体复活,甚至用语一致。教父的求访者说:请赐我一言。武人的求访者说:给句话。

他又写:武林有一句话叫“卖衣买刀”,很多人都说,衣服是世俗,刀是修行,一个换一个。其实根本不是舍衣买刀,是衣服里藏把刀,讲的是在世俗中重建修行。

所有人都知道,武林的规矩是打出来的。比武切磋,表面关乎性命,实则是是一种忠义,对祖宗,对兄弟。这就是《道士下山》里的故事。

彭乾吾用“最笨的方法”跟陈将军同归于尽,临了说:“看到了吧。彭家没有败绩。”

《一代宗师》里丁连山说:“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留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

这些都是武林。现代人很少懂。

练硬气功的,隔空击物、头断铁板看起来都是响当当的功夫。以前的师父只管演示,不会跟你说破,后来转教散打,提出的口号是“想学打人,先学挨打”。有小伙子去学,每天就是挨打,直打到你受不了自己走。

师父不说,一是怕影响徒弟自己开悟。二也是怕所传非人,好东西落到了坏人手中。而更关键的是,练拳的成败靠的不是教,是练。就是没人讲,你不断试错,总也能找到门路。

这些都是徐皓峰写的故事。

徐浩峰写书,总是命中安排似的。有一次,他在家写作写闷了,出门遛弯,看见两个人在练拳劈树。他有些兴奋,问:请问这是什么拳?

练拳的人回答:大成拳,想不想学?

他反问:收多少钱?

练拳的人沉思半刻,回答:50块。

后来才知道,这人叫王建中,是有名的武者。他教拳,只是调节生活的方式。徐皓峰赶上天时地利人和,成了那个有缘人。后来他跟王建中学拳,学的最多的还是江湖旧闻,还把这些写成了书,就是那本《大成若缺》。

不过有一点徐皓峰想的很清楚,他写再多的书,最终要做的还得是电影。一开始是没有条件,所以先用文字写下来。“如果小说成功了,再去争取拍电影的话,投资方对我的信任度会更高。”

徐皓峰拍电影用的是本名,显山露水,像他的电影武林。《一代宗师》《箭士柳白猿》《师父》之后,再讲当代武侠电影史,徐浩峰就成了一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路标,与胡金铨、张彻、徐克等一起在武侠电影的大幕里熠熠闪光。

徐皓峰对电影理解得很透。“我拍电影要拍人”,他说。他追求的是将真实的武术影像化。

拍《师父》的时候。徐皓峰他希望呈现的是当时天津武林的社会结构。到这一步,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武侠电影了,而俨然是关于武林的学术研究。

历史学者王笛曾写过一本《茶馆》,通过对遍布成都大街小巷的茶馆进行透析,理清了旧社会巴蜀地区的“袍哥”组织。这也是徐皓峰想做的事。

武林的传承,不光有武,更重要的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而电影的魅力,也要在人物关系中产生。

徐皓峰后来还回到北影,做了大学老师,给学生们讲电影课。同学们在教室门口挤来挤去,每次都坐满了人。

他是作家、编剧、导演、影评人、教师、学者,最终他还是武林中人。

《一代宗师》里一句“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正可说明徐皓峰关心的是什么。武侠片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在于他可以重温民族根性。

作家绿妖提到徐皓峰说:他捡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你无法说他对或不对,只能说喜不喜欢。我碰巧很喜欢。那是一种总在求‘道’路上风尘仆仆的状态”。

证“道”的方式有许多,而徐皓峰选择的,是武林。

网易新闻《杂家》专栏约稿

约稿要求:

1,非虚构写作,讲述真实的人物故事

2,可以是名人大家,也可以是平凡人物,字数不低于3000字

3,有在知乎微信简书等平台发表文章经验

你将获得:

1,一经发稿800元/稿起

2,爆款文章稿费优厚

请将个人作品和介绍发送到邮箱:

czgirl163@163.com

邮件标题:杂家约稿+作者姓名

杂家Misc,当我知道的人类故事越多,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