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拉面这种汤面料理,其实追根究底来说呢,吃法时来自于中国的、其原材料则是来自美国,但是日本拉面却成为了日本人最具有情怀的食物之一。日式拉面到底在日本是怎样的体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面入魂的国民料理发展史》一书的作者是从小在日本长大的美国人,书中也讲到了日本对于日式拉面的独特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1970 年代:不行不吃

按照书中的看法,拉面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称得上日本的国民料理,是这个年代开始的,这时候所谓的「国民」,就是到日本各大城市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工阶层,以及学生党。这个时期,日本政府甚至开始监测拉面消费在劳工阶层中的比例,以辅助判断他们的生活水平。

当时日本经济慢慢复苏中,大家刚开始有点钱,对高热量、油腻的食品比较感兴趣,拉面价格虽然逐年上涨,但总体还是比较可以负担得起的,于是成了这两个群体比较热衷的食品。

可以想象,当时拉面的主体消费者是独身男士。随着越来越多希望从事自由职业的人选择了开拉面馆,拉面店在大城市里逐渐变得随手可得、并且档次选择均有相当提升,这也有助于开创日本男职员下班后三三两两到路边拉面店挫一顿、消解消解工作压力这一夜间消遣的先河。也是我们如今在日本动画中常常见到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至今:不吃不行

拉面「国民料理化」更有意思的是这个 1980 年代以后。这个阶段,拉面在日本开始被「圣化」(或用更贴近我们认知的表达来说,就是被网红化),这群推手是一出生就生活在家旁边有便利店的时代的人,他们本来就生于大城市,他们的父辈可能也吃拉面,但那是因为他们从农村到大城市打拼。他们的需求自然不是补充体力、至少不完全是。销售拉面的中式简餐馆和小食店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菜品供应更有限但价格更高特色拉面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要问了,为什么偏偏是拉面能够流行呢?

其实我觉得

一是历史底子好,作为日本现代化进程中重要一员,根正苗红又自带艰苦奋斗的历史浪漫感,有历史就是有情怀,有情怀就是有卖点;

二是经历过「拉面狂潮」之后,吃拉面已经全面升级成一个视觉、听觉和味觉的强包裹感综合体验,而获得这项综合体验又相对如此廉价。

现如今日式拉面在中国也开始普及起来了,抛开国家问题,单纯依据食物本身来说,日式拉面在中国还是很受追捧的。不过在中国一碗日式拉面就没有那么平民,那么廉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吃过日式拉面吗?又对日式拉面有什么样的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