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贡献,但是作为子女的他们却被留在了农村家里,一年难得跟父母见次面,生理和心理正在成长需要父疼母爱的他们集中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11月9日,民政部发布了2016年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结果,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其中,东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87万,占全国总数的9.65%;中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463万,占全国总数的51.33%;西部省份352万,占全国总数的39.02%。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

他们是留守儿童。一座生活的大山,将父母的陪伴阻隔在外。如果连简单的问候和关心也变得遥不可及,他们该如何健康快乐地成长?

2017年6月,腾讯房产平顶山站采访团队一行来到了平顶山市叶县水寨乡,将10位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报道 | 10岁的小女孩,她的朗读成为奶奶抗癌的良药

http://mp.weixin.qq.com/s/iBMypzpJ9MMXLJbj5hBfHA

10岁,别人还是懵懵懂懂的年纪,她却已经对癌症有了深刻的认识。奶奶身体不好,爷爷偶尔还外出打工,父母远在遥远的南方……10岁的侯怡涵上小学四年级了,她已经习惯了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日子,提起父母,她只知道他们在广州打工,具体做什么,她不知道。但只要被人问道“有多久没见过爸爸妈妈了?想吗?”瞬间,她就会眼圈泛红,眼泪默默流下来,仿佛决堤了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侯怡涵的愿望:我想去广州看爸爸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报道 | 刘迪:爸爸在深圳修地铁,我想去看看

http://mp.weixin.qq.com/s/VtgyQuzCIJxgUFQoS_XMFA

早上起床,他帮偏瘫的爷爷穿衣服;奶奶到村外打短工,他在家生火做饭;想念爸爸时,他到邻居家上网留言……生活的琐碎与重任,过早地压在了10岁的小刘迪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爸是修地铁的!”说起爸爸,刘迪的话才慢慢多了起来:“他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回来,不过我们平时经常联系。想他的时候,就跑到邻居家,用他们家的网线跟俺爸微信视频。视频的时候,会跟俺爸说下最近的学习情况,在学校里跟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还有爷爷奶奶身体很好,我也过得很好,让他放心。”问起刘迪暑假有什么愿望,他很坚定地说:“想去看看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侯怡涵和刘迪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有的调皮,整日与同伴嬉闹疯打;他们有的安静,沉默得只愿缩在角落自言自语;他们孤单,把一本书翻到破烂不堪;他们自立,因为家中的爷爷奶奶已年迈,一年到头主要靠自己照顾自己。他们是留守儿童。也许他们喜欢跳舞、画画,也许他们缺玩具、缺课外读物、想要篮球、想要新书包......但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只是来自父母的呵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甚至他们小小的身躯就背负起了一个家的重担,他们的内心是对父母无尽的思念,爸爸妈妈回来的必经路,他们怀着期盼无数次去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守儿童共同的暑期心愿

“我想去看爸爸妈妈”是几乎所有留守儿童共同的暑期愿望,但也有很多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无法与外出务工的父母相聚。这个暑期,平顶山市有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联合腾讯房产平顶山站、平顶山市湛河区白龟湖水上乐园、河南翰徳教育一起发起“我想去看爸爸妈妈”的公益项目,希望能够汇聚爱心,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下,帮助40名贫困留守的孩子与他们久未见面的父母短暂团聚,把他们送到父母身边,以爱相伴,给孩子一个有意义和特别的假期。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爱心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我

平顶山市有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公益性、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是在平顶山市民政局直接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机构,有家社工秉承“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宗旨,致力于开展公益慈善、教育扶贫、社区服务等领域的社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