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杂家》栏目(公众号:zajia163)出品,每天一个精彩的人物故事。

徐悲鸿曾说:人活着,便要一意孤行。

于是他笔下的骏马,在纸上仍可驰骋万里。

他是中国现代绘画之父,抗战时在国外卖画,把钱捐给国家。他一手提携齐白石和黄宾虹,齐白石很敬重他,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

除了骏马,其实他更擅长画女子。他为每一个爱过的女人作画,当做礼物送给她们,浓情蜜意。

他是一代大师,也免不了风流成性。在感情上,他置原配发妻生死于不顾,只顾挖人墙脚与人私奔,得手后又出轨比自己小18岁的女学生,再次抛妻弃子。

他的画越是动人,他的爱就越是伤人。

与发妻形同陌路

徐悲鸿出生于1895年,是家里的长子。17岁时父母为他娶了一门亲。年少叛逆的徐悲鸿,不喜欢那个女人,为此和父亲大吵一架,离家出走。

后来发妻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也不喜欢于是给他取名“劫生”,意为“遭劫而生”。

后来徐悲鸿到上海念书。婚后,他几乎没有和妻子一起生活过。他很少回家,也不过问儿子的事。

那时候的女子,嫁为人妻后便一心侍奉公婆,抚养孩子。徐悲鸿不爱她,发妻对他的爱便卑微至极。

后来她得了重病,被送到常州治疗。徐悲鸿毫不顾及“一日夫妻百日恩”,也没有看在孩子的份上前去照顾。

他的朋友一再相劝:不论你爱不爱,万一出事你将终生遗憾。

可最后他还是留下发妻孤苦伶仃地死去。儿子也在7岁时夭折。

挖人墙脚,与白富美私奔

1915年,20岁的徐悲鸿第一次见到蒋棠珍。

蒋棠珍的家族世代都是名门。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不仅去学校念书,还参加法语、小提琴兴趣班。蒋棠珍不仅知书达理,相貌也很出众。

一年,她的父亲受聘到上海复旦大学当教授,一家人搬到了上海。

恰逢徐悲鸿在上海,为了求学画画四处奔走。他凭借出众的才华得到了蒋爸爸的赏识。

蒋爸爸邀请他来家作客,徐悲鸿一眼看上了蒋棠珍。

可是徐悲鸿已有家室,蒋棠珍更是13岁就有了未婚夫。堂姐做的媒,父母订的亲。男方是蒋家世交,苏州查亮采先生的儿子查紫含,门当户对。

此时的徐悲鸿不过是一个画画的穷学生。可是他走南闯北经验丰富,有的是动人的故事和才气,为了能多靠近蒋棠珍,他经常去蒋家走动,蒋棠珍渐渐爱上了他。

这一点一滴被蒋爸爸看在眼里。一天,蒋棠珍无意间听到父母夸奖徐悲鸿说道:“要是我们再有一个女儿就好了。”

言外之意是父母也希望他能做自己的女婿,只是大女儿已嫁,小女儿也谈好了亲事。

蒋棠珍只能偷偷抹眼泪。

眼看婚期将近,蒋棠珍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徐悲鸿也心急如焚。

他找来朋友朱之洲当中间人,给蒋棠珍传话,问她愿不愿意跟自己出国,和自己私奔。

蒋棠珍很快答应了。徐悲鸿叮嘱她:“这件事不能泄露出去,不然会有很大的麻烦。”

徐悲鸿暗自打理好一切,把私奔策划得天衣无缝,带着蒋棠珍坐上了去日本的船。

这件事成为了当地天大的新闻,蒋家也成为人们的笑料。他们无计可施,只能对外谎称女儿病死了。

蒋棠珍得知后痛哭失声:“父母生我育我,我却给他们带来这样的打击和伤害。”

徐悲鸿为蒋棠珍取了新名字,他买了一对水晶戒指,一只刻上“悲鸿”,另一只刻上“碧薇”。

从此世间再无蒋棠珍,只有蒋碧薇。

私奔到日本的日子不好过,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生活很不方便。

有时有中国人来家里做客,徐悲鸿怕她被认出来,就只能把蒋碧薇藏到衣柜或厕所,客人和徐悲鸿聊多久,蒋碧薇就要关多久。

徐悲鸿整日研习画作。他买书买画,很快用光了钱。不到半年,俩人只好从东京回到上海。

虽然私奔已经造成了天大的麻烦,但是木已成舟,蒋家人大度地接受了他们。

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白富美得手后出轨女学生

1930年,徐悲鸿在南京中央大学认识孙韵君。当时徐悲鸿已经是大名鼎鼎的艺术系教授了。孙韵君则是仰慕他已久的学生。

孙韵君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北洋军阀孙传芳的秘书,母亲任过女校校长,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得很清秀,是安徽有名的才女。

她在绘画上非常有天赋,到徐悲鸿的课堂上旁听,徐悲鸿对这个女学生也很有好感。

1930年,蒋碧薇回老家为家人料理后事。徐悲鸿给她写信:“碧薇,你快回南京吧,你再不回来的话,我可能要爱上别人了。”

她没有放在心上,觉得徐悲鸿在想办法催她回家。

等到姑母落葬,蒋碧薇抱着孩子回家当晚,徐悲鸿向她坦白:我最近非常喜欢一位女学生。

他反复声明,自己不过是爱惜孙韵君的才华,想大力培养她,还郑重承诺:“你回来了,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了。”

可是他嘴上说着保持距离,实际却越走越近。

一年后,孙韵君以满分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正式成为徐悲鸿的学生。

徐悲鸿还给她起了新名字“多慈”,做了两枚镶有红豆的黄金戒指,分别题字“大慈”“大悲”。

蒋碧薇察觉不正常:“他们之间绝对不是纯粹的师生关系。”

有一天,她提出两人出国的计划,徐悲鸿听了非常生气。

周围的人也知道他们关系不一般。但是徐悲鸿毫不掩饰对孙多慈的特别关照。有学生鸣不平:“徐先生在中大艺术系只教一个人。”师生恋的花边新闻很快传开,南京《朝报》也对这段绯闻进行了跟踪报道。

外面风言风语,徐悲鸿还经常跑到中大女生宿舍找孙多慈。

吴稚晖劝他悬崖勒马:你老婆那么漂亮,你还搞哪样?

他听不进去,每天早出晚归,多数时间和孙多慈呆在画室。他不回家,和蒋碧薇冷战,带孙多慈登山,陪她赏月,为她作画。

以前徐悲鸿的专属模特是蒋碧薇,现在变成了孙多慈。

蒋碧薇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当年带他私奔的男人,今日竟会如此对她。

抛妻弃子,婚外情却碰壁

徐悲鸿当时名气不小,迫于各种压力,他还是和孙多慈断了联系。

中大艺术系学生写了满地的标语,表示对徐悲鸿和孙多慈不满,因为老师偏心过头,自己没有得到指导。

蒋碧薇写信给孙多慈父亲,希望他能劝劝自己的女儿。

孙多慈不堪父母和舆论压力,也选择主动退出。

1934年他们举办完欧洲画展回国,蒋碧薇以为一切都回归到了正常生活,没想到徐悲鸿还是老样子。

他为了找孙多慈,经常消失大半个月,最后竟然一声不吭地去了桂林。

当时的南京城经常遭受日军轰炸,徐悲鸿千里觅情人,蒋碧薇带着两个孩子四处躲避战火。

徐悲鸿的行为一点点地撕裂这段婚姻。

蒋碧薇再次试图挽回,亲自去广西找徐悲鸿回来,却只听到徐悲鸿无情的拒绝:“吾人之结合,全凭于爱。今爱已无存,相处亦不可能。”

“我不爱你了,分手吧”,有什么比这更伤人的话?

蒋碧薇彻底绝望,和徐悲鸿分居。

徐悲鸿一边爱着孙多慈,一边迟迟没有决心与蒋碧薇离婚。

1938年,他为了讨孙家父母欢心,在报纸上公开声明:我与蒋碧薇已脱离同居关系。

蒋碧薇看到这份声明非常愤怒,不是因为丈夫要与她划清界限,而是不顾及20多年的夫妻情分,她在徐悲鸿眼里只是同居女友。

随后,徐悲鸿急忙找人去孙家提亲,他以为得偿所愿,孙家父亲却把提亲的人骂得狗血淋头。“如此喜新厌旧的男人,怎么可以托付终身?”孙家没过几日就离开了桂林,到浙江丽水定居。

很快,孙多慈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国民党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

婚外情无疾而终,徐悲鸿很受伤。他在国外辗转几年后,回到蒋碧薇身边,希望她重新接受自己。

她刚烈决绝地说:“假如你和孙决裂,这个家的门随时向你敞开。但倘若是因为人家抛弃你,结婚了,或死了,你回到我这里,对不起,我绝不接受。”

再次爱上19岁女孩

1942年,与蒋碧薇复合无望后,47岁的徐悲鸿遇到了19岁的廖静文。

廖静文在长沙有名的周南女中读书,喜欢化学,成绩优秀。她本可以继续深造,却因为战乱,错过了大学报名时间。

有一天,听说重庆的中国美术学院招图书管理员,她报名应聘。面试的人,就是徐悲鸿。

廖静文很崇拜徐悲鸿,徐悲鸿也爱上了年轻的廖静文。他们一起散步谈心,很快打得火热,考虑订婚。

廖静文的父亲不同意这桩婚事,除了他们年龄差距太大,还因为徐悲鸿有一个不好惹的前妻。

1944年,徐悲鸿故技重施,在《贵阳日报》公开声明:“徐悲鸿与蒋碧薇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此后徐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

他对廖静文承诺:“蒋碧薇要什么我都满足她,只要你跟我能在一起。”

女儿徐静斐打抱不平:“爸爸,为什么您每次追求一个女人,就要登报跟妈妈脱离一次关系?”

蒋碧薇忍无可忍,向法院提出诉讼,争取自己的权益。1945年,两人达成和解。徐悲鸿支付蒋碧薇100万,100幅画50幅古画,儿女抚养费每月各两万。

付出高昂分手费后,徐悲鸿与廖静文结婚了。50岁的他创作热情不减,为廖静文画了许多画像。8年后徐悲鸿脑溢血复发病逝,老夫少妻天人永隔。

廖静文怨蒋碧薇狮子大开口,“为了还清债,悲鸿日夜作画病倒了。”她不遗余力地指责蒋碧薇,连同蒋碧薇的一对儿女诋毁她。

1956年,她带着孩子再嫁,生活却不幸福。离婚后,逼迫家人三缄其口,否认再婚事实。她依然是大师徐悲鸿的正牌遗孀,蒋碧薇却只能在台湾孤独终老。

蒋碧薇为爱私奔,生育一儿一女。纠缠了20多年,对徐悲鸿始终是有爱的。

听到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怅然若失。曾在徐悲鸿家当保姆的刘同弟说:“我看她那个表情,看得出来,她说徐先生走了,念念不忘的样子。”

徐悲鸿早亡,廖静文说是蒋碧薇害了他,蒋碧薇认为是婚外恋的祸。

徐悲鸿曾说过:“活着,便要一意孤行。”

可他的一意孤行却伤害了每一个爱他的女人,也让自己沦为了渣男。

网易新闻《杂家》专栏约稿

约稿要求:

1,非虚构写作,讲述真实的人物故事

2,可以是名人大家,也可以是平凡人物,字数不低于3000字

3,有在知乎微信简书等平台发表文章经验

你将获得:

1,一经发稿800元/稿起

2,爆款文章稿费优厚

请将个人作品和介绍发送到邮箱:

zajia163@126.com

邮件标题:杂家约稿+作者姓名

杂家Misc,当我知道的人类故事越多,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就越少。

作者:懒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