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玩具竟成“凶器”儿童如何躲过“明枪”“暗箭”的伤害

新华社杭州7月12日电(记者俞菀 张璇)金属飞镖、牙签弩、内含钢珠“子弹”的仿真玩具枪……暑假来临,因为“奇葩”玩具导致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进入高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近期接诊的部分病例,可谓触目惊心。专家呼吁,杜绝危险玩具,应确保“线上”“线下”同步“禁限售”,还孩子无忧的游戏空间。

头插飞镖胸中子弹,竟是玩具惹的祸

近日,浙大儿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沈志鹏接到急诊求助:11岁女孩雯雯(化名)在教室写作业的时候,不幸被同学玩的“火影忍者”飞镖戳中。

“这个飞镖仿真度特别高,是金属制品。手术过程中,我们发现飞镖已经穿透患者的整个颅骨,所幸的是尖锐的角被颅骨下一层黏膜挡住,没有损伤到脑实质。”沈志鹏说。

不久,浙大儿院又接到一名被“奇葩”玩具伤到的孩子。杭州7岁男孩球球(化名),胸口被仿真气枪射出的钢珠“子弹”穿破。

“送来的时候,我们都惊呆了。”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章立峰说,从医这么多年,儿童意外伤害“只有想不到,没有碰不到”,但“枪伤”真是头一回接诊。

“前段时间,听口腔科的医生说,有小患者的牙齿被仿真玩具枪打碎,眼科也接诊到弹珠伤到眼睛的病例。”浙大儿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高志刚说。

一名患儿家长告诉记者,现在网上和学校周边,都有仿真度超高的飞镖、刀枪等玩具卖,大多是金属材质,且有一定分量;小孩子玩起来没有轻重,这些玩具某种程度上就是潜在“凶器”,很容易出危险。

和多年前流行弹珠、画片等儿童玩具不同,如今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的玩具,很多是动漫中的“武器”。记者采访发现,一位深度“火影迷”在某购物网站输入“手里剑”(飞镖)“佐助刀”等关键词,出来的商品名录有1600多条,价格有20、30元的,也有几百元的。

“禁限售”为何难“禁限”?

除了上述的飞镖、仿真枪之外,最近一种名叫“牙签弩”的玩具迅速“走红”网络。其攻击力非常强,射出的金属针能插入石膏板,引发家长们的强烈抵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浙江省共出动执法人员3973人次,检查校园周边文具店、食杂店等经营户3489户,市场商户4255户;发现“牙签弩”528把,均已紧急下架、停售。

据悉,我国最新的玩具安全标准已于201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新标准既适用于设计或预定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时使用的玩具及材料,也适用于不是专门设计供玩耍、但具有玩耍功能的供14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

“从法律层面来说,如果玩具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包括机械与物理性等指标,是不能够生产销售的。”浙江政法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巫琼妮说。

那为什么还有商家敢铤而走险呢?

“找玩具网”董事长蔡雁群等认为,一是部分儿童玩具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二是基层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三是由于抽检经费制约。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说,电商对平台上销售的产品治理涵盖了假货和“禁限售”产品,像牙签努等儿童危险玩具,属于“禁限售”产品之列。

但仅靠“禁限售”打击,力度确实有限。郑俊芳说,现在商品很丰富且名字多变,对这些商品的管理有后置性。不过,她说:“一旦我们的数据平台 学习 并 识别 了这种商品,都会进行下架、关店等相应处理,绝不姑息。”

还儿童无忧的游戏空间

蔡雁群说,当下儿童玩具五花八门,除了看得见的锋利,还要注意看不见的危害——不少玩具采用喷漆工艺制作,油漆中一般含有铅。儿童吮吸、啃咬玩具,极易将铅带入口中。铅对大脑及其他神经系统都会造成损伤,特别是对正在发育中的儿童大脑伤害更大。

又比如,激光笔长时间照射到眼睛上,会灼伤黄斑区被,伤害无法逆转。近期流行的“尖叫鸡”,如果超过110分贝的声音,会给儿童听力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表示,加大监管和惩戒力度,必须“线上”“线下”同步;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商品质量抽检的投入,防止发生因抽检经费不足而导致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同时,要强化宣传教育引导。

“其实大部分儿童意外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高志刚等众多儿科医生呼吁,希望有关部门严惩生产、销售危险玩具的商家,家长也要起到监护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不少专家建议,家长在选购玩具时一定要注意“看、摸、闻”,看玩具的适用年龄和注意事项,杜绝三无产品;摸摸或捏捏玩具是否坚固、是否有非功能性的尖点和锐边;闻闻是否存在严重的异味和刺激气味。巫琼妮说,新购买的玩具给孩子玩耍前,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关注其警告用语和注意事项。

(原标题:玩具竟成“凶器” 儿童如何躲过“明枪”“暗箭”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