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些许刘海,高高盘起的头发,小而圆的脸,略施粉黛。卡其色针织长裙,内衬黑色高领针织衫,外搭暗红色大衣,手上涂着精致的酒红色指甲油,戴着一个略微粉白的手镯——她就是武汉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三学生黄萍萍,年轻、平凡却常怀悲悯之心。

说话时挥动的双手和偶见的笑容彰显了她开朗和内敛的不同面,生活中朴素的衣着和摄影里华丽的装扮形成两道同样美丽的风景线。即使她曾经并不是一个寻常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凭外表算不上清丽动人的女神,但那探索未知的孤勇精神,那用相机记录韶华的生活态度,用舞蹈表现青春的生命活力,足以令人敬佩。

千里之行

2016年4月,黄萍萍向肯尼亚的NGO(非政府组织)提出国际义工支教申请,6月获得批准。7月26日,她与20名志愿者一起,从广州出发前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了义工之行。回国后,她通过个人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义卖非洲小孩绘制的90余张明信片,并将义卖所得的6000元善款于10月14日寄往肯尼亚内罗毕新星光学校。

这次义工之行,缘于她偶然在互联网上看到非洲小孩在唱南非世界杯的主题曲,觉得“特别感动”,“想去亲耳听他们唱歌”。

她的母亲特别反对她的这次义工之行,“那么远,生活条件又那么差,适应不了哪里的生活怎么办?如果回不来了怎么办?”。她也想过非洲条件艰苦,可是她觉得“无论什么事都要亲自尝试才能有真正的体会。”就这样,她去参加了面试,在体内注射了黄热病的疫苗,登上远行的飞机,离开了这片安宁又熟悉的土地。

到达内罗毕机场时已经是当地时间凌晨一两点了,一出来她差点哭了,到处都是“大块头”的“黑人”,“感觉个个都像黑社会老大一样”。尘土漫天的环境,身边人黝黑的皮肤,陌生的眼神,一切都让她感到不安。幸而她还有同行的伙伴,他们紧抓着对方的手,谁都没有说害怕。

联系人和他们接头后便再度启程前往目的地。一路上睡了又醒,醒了又睡,迷迷糊糊中她看到车窗外的风景从高速公路变成了坑坑洼洼的土路。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之后他们到达了住宿的地方——路边尘土飞扬,空气污浊,她们不得不戴上双层的口罩。有商贩在贩卖“油三角”,这是一种用面粉炸出来的膨胀而焦黄的三角形饼,这是他们的第一顿“非洲大餐”。

短暂的休整后,他们乘车前往贫民窟旁的学校开始教学,那里的孩子大多七八岁。她为孩子们准备了贴在额头上的五角星和学习所用的作业纸、彩笔。到达学校之前,他们都摘下了自己的口罩,细心的黄萍萍不希望一张口罩隔开了自己与孩子们的心灵。“非洲的孩子们都特别热情地欢迎我们!”黄萍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她和孩子们玩击鼓传花,每个被传到花的小孩都很乐意表演节目;她给孩子们跳爵士舞,一定会有小孩上去斗舞;小孩没有经过后天的训练,画在明信片上的画却非常有艺术感。

黄萍萍说:“他们真的是天生的艺术家,特别有艺术天赋,表现欲很强烈。” “我教她们舞蹈,她们一学就会,还有她们唱‘you raise me up’,简直是天籁之音”她双手比划着,眼睛里流露着兴奋和骄傲的神情。

然而在当义工的这一段时间,黄萍萍遭遇的困苦也很多。在肯尼亚,手机信号不好,可以发信息,但不能传图片,她妈妈每天都“急坏了”。

“我刚去就感冒低烧,内罗毕整个市区只有一家医院,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远,而且医院很拥挤,我只能把自己带来的消炎药能喝的全喝了,神奇的是最后病好了。”

她偶尔会和孩子们一起吃,土司面包、土豆泥、饼、包菜是他们常见的食物。她说:“每天都没有胃口,吃的很少,而且腹胀。”

当地的水是黄色的,不干净,有条件的时候才去市区买比饮料还贵的矿泉水喝,没有矿泉水的时候,就喝一点点“黄水”。

毒蚊子多,每天必做的就是“像涂防晒霜一样涂防蚊强效药”、“穿长袖,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尽量不让自己被咬”。

教室的房子是土做的,每天下课,满眼看到的全是灰尘,回国后她才发现自己眼睛视力下降了很多。

可是磨难,也不过是她“义工之行的一种经历”而已。

她一直记得有一所学校的小孩在路上遇到他们这些支教老师时,准确地叫出了所有老师的英文名;记得他们离开时,住房外的地上放着孩子们写在皱皱巴巴的纸上那些惜别和感谢的话。

“我真的很感动。去肯尼亚的日子,除了第一天有未知感和恐惧感,其余的每一天我都不后悔。”

“我曾经也想过,去当义工,是不是给了那些非洲小孩一点希望,又让他们失望,最后我觉得,我们的到来至少能够让她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他们是被世界关注的群体,他们没有被世界遗忘,世界上除了他们的亲人、朋友,还是有很多人甚至是完全陌生的人爱着她们。”说到这里,她的眼睛里又泛起了光芒。

别离后,孩子们如果忘记了她,她也不遗憾。“她们以后要是不记得我了,我也能理解。因为做人做事,不一定是要别人记住你,就是为世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自己觉得活着很有意义。记不住我,可能会让我有点难过,但是他们小小年纪,老是要分离,也是很不容易的。”她沉默良久。

她微笑着,似乎思想在漫游,说道:“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去看他们。”

始于足下

高三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她选择了复读。为了复读,妈妈专门租了一个离她学校很近的房子。早晨三四点左右,妈妈起床为她煮粥。晚上回家,妈妈给她做晚饭,她睡觉后,妈妈还要收拾屋子、洗碗。因为没人给爸爸做饭,所以爸爸平日就随便对付着吃,妈妈心疼爸爸,偶尔会回家给爸爸做几次饭。

“我觉得我复读的时候,爸爸妈妈都特别辛苦,全家人为了我一个人牺牲了很多。”黄萍萍语气里呼之欲出着心疼与后悔。当时她的压力特别大,复读依然没有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和第一次高考的成绩差不多。但是经历整个过程之后,她突然成长了,对生活特别珍惜。

“即使我没有考到一个令我满意的大学,但是我会努力把大学生活过好。”上了大学之后,她努力学习,学年成绩在班上一直是前一二名,在全年级也名列前茅,每年都能拿到丰厚的奖学金,一般情况她会将这些奖学金捐出去,捐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我觉得,虽然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但是脚踏实地的去做了,你会发现其实这些事很平常,会有一种一切都在你掌握之中的感觉。”

现在的黄萍萍,是一个准备考研的大三学子。现在的她每天七点起床,课余时间就去图书馆自习,晚上会在图书馆待到闭馆。她的室友笑称:“每天都看不到她的人影。”

为了考研,她暂时搁置了她在淘宝开的衣物专卖店,放弃了每天要练的爵士舞。有空的时候,会和朋友出去摄影,周末就回家看看住在武昌区的父母。

现在的黄萍萍,是个喜欢看电影、去KTV必点薛之谦、唱吧必唱周杰伦、喜欢热辣辣的火锅的小女生。“我特别喜欢吃火锅,可是又不敢吃辣的。哈哈,我就是那种虽然喜欢它但是很‘怂’的人。”

“昨天我看到朱茵上了《王牌对王牌》诶,她长得还是那么美,可是眼神没有以前年轻时那么清澈了。以前我超级喜欢看《大话西游》的,羡慕朱茵的敢爱敢恨,我很欣赏她和至尊宝之间的爱情。”

平凡爽朗如千千万万少女,却有自己坚定的理想。话语中有希冀:“现在的希望就是加油考研。给生活一个热情的拥抱。

这就是黄萍萍,平凡,温婉而又坚毅勇敢的大三学子,她从平凡的生活中走来,却拥有不平凡的事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她会走向属于她的诗和远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蒲文心

美编:王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