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153家医院,卫计委不再直接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3家医院变革

7月15日,广东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组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被写入日程。

按照广东省卫计委公布的信息,本轮启动改革的地区,包括广州、佛山和粤东西北地区共14个地市,改革范围包括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中央、军队、武警、省属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公立医院。

由于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已实现全覆盖。截至2014年底,58个县159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参加,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

从2012年起至2016年12月底,广东省先后有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已先后开展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共153家城市公立医院参加。这意味着到7月15日,全省770家公立医院全部参加改革,实现所有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

卫计委不直接管医院,改由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接手,其中的变化会如何影响医疗市场?

2016年10月24日,广东省中山市卫计局成立了中山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医管委”),市医管委下设中山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医管中心”)作为办事机构。

当时,中山市卫计局局长雷继敏对这一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职能区别曾表示,市医管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山市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管理模式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市卫计局为“管”,市医管中心为“办”。

具体来说,市卫计局负责医疗卫生的全行业管理;而市医管中心则根据市政府和市医管委的授权,对所属公立医院的资产、财务、人事、薪酬、绩效、管理目标、财政投入等进行监管,推进公立医院综合体制改革。

而当时的媒体评论则普遍认为,中山市作为第四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市医管中心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中山市公立医院政事分离、管办分开等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

▍深刻影响医药市场

事实上,将公立医院划归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管理已经在多地落地。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继2012年、2014年之后给县级公立医院“出谋划策”的第三次。

这一次,该文件特别提出“改革管理体制”,组建“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目的是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政府办医体制。

当年11月,南京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政府办医监督职责与公立医院自主运营管理权相分离。成立“南京市医管委”,南京市卫计委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为行业管理。

根据该实施意见,南京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限定为市、区两级公立医院。将成立南京市政府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南京市医管委”),履行政府办医职能,主要负责研究决定同级公立医院的设置规模、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运行监管、绩效考核等重大问题。

南京市医管委由南京市市长、分管副市长、副秘书长,南京市组织、编办、发改、卫计、财政、人社、物价、审计、食药监主要领导,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1人,市民代表2人,公立医院有关专家代表2人组成,共18人。南京市市长任市医管委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市医管委副主任。

这一由市场和副市长带队的公立医院改革突破了原本卫计委系统内的惯常路径,而结合此前江苏已出台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就不难发现,基层首镇、分级转诊等呼吁已久的转变或许能够在这条新路径上加快速度。

赛柏蓝查询公开信息发现,2016年前后,包括靖江、无锡、威海、泰州、宿迁、南通、遵义、三亚和福州等地都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

基层医改自下而上的改变或许比我们想象得来的更快更彻底。来源:赛柏蓝

15日,广东的患者就医时发现处方单变了:药品价格降、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的项目涨价……自北京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7月15日广东770家公立医院宣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今年,我国所有公立医院将于9月30日前取消药品加成,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届时,我国公立医院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的历史。

破除“以药补医”后,看病哪些环节将发生变化?公立医院能否彻底回归公益?记者为此展开调查。

“以药补医”机制加快破除

目前,广东省770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全面推开,告别“以药补医”机制。据广东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改革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为切入点,通过医疗价格和收费项目调整,构建公益性导向更加明确的运行新机制。

“十二五”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速扩面,“以药补医”的机制加快破除。截至2017年初,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已扩大到200个地市。在前期试点基础上,今年公立医院综合医改将向全国推开。其中,取消药品加成,改变“以药养医”不合理现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的药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2016年的40%.今年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预计将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亿至700亿元。

医生不再靠开药赚钱

记者走访多家医院了解到,破除“以药补医”后,看病环节将发生系列变化。患者就医费用将产生变化。广东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门诊费用均以药费为主,取消药品加成将可减轻这部分参保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对于住院患者,住院治疗中以药品为主的参保人医疗费用将下降,住院以手术等诊疗项目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参保人费用将有小幅增长。广州市长期治疗高血压的李女士,一直服用的降压药“替米沙坦片”从每片6 .5元降到了5 .8元。长期看,价格整体降低了。

此外,医院的“药房”和医生的“处方”也将产生变化。患者担心,取消药品加成后,药房将成为医院的运营“成本”,会否使医院不再重视药房,患者买药将不再方便?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据业内专家介绍,药品加成曾经是在医疗机构快速发展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等的权宜之计。在医疗机构中,药品以高出医院实际采购价1 5 %的价格卖给患者,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受到严重损害,有些医生热衷于开大处方,加重患者负担。

按照政策要求,公立医院将取消药品加成,并按“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思路,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腾空间”就是将开展药品生产流通全流程改革,挤压药品价格虚高的水分。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激发医院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调结构”就是把降低药价、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把检查、检验价格降下去,服务价格提起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保衔接”,就是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同步跟进、无缝衔接。

业内专家提醒,在改革过程中,各级公立医院还需健全全面预算、第三方审计和信息公开各项制度,坚决防止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又出现以耗材、检查、化验牟利的情况。使得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来源:南方都市报、新华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