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衡水中学在浙江平湖开办分校,以高考重点录取率高、军事化管理等为标签的河北名校衡水中学正式进驻浙江。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广泛争议,有人认为此举是社会和学生的共同选择,也有人称“引进衡水模式是浙江素质教育的倒退”。

然而,应试不等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并不矛盾。

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针,轻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高分和高升学率,是不应提倡的。而应试是应对考试的策略,只要有考试,必定有应试。素质教育同样要应试。不能以衡水中学极高的升学率这一表面真实来断定它是“高考集中营”。

衡水中学对素质教育和升学率的理解是素质教育要解放学生,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它以个人前途,家庭希望,民族命运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唤起青少年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使他们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内驱力。而至于衡水中学备受争议的严格制度和军事化管理,批评者更多是基于对学生的同情,忽略了他们的心理,生理需求的确保,不可否认,衡水中学精细化的管理和科学的规定正是学生们校园安全、高效学习、身心健康的保障,也正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反观浙江的某些学校,2012年开展高中选修课改革后实行“3+3模式”,即不分文理,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历史等7门中选3门选考。而外语和选考均可考两次。因为高二进行选考考试,浙江高中高一必须开足11门课,课业负担大大加重。考试次数增多,使学生之间差异化逐渐拉大。从高一就指向高考,理念上的素养提升,事实上是备战高考的机械化训练。而且多次考试,致使学生势必将时间用在强化考点上,忽视非考点,多门学科,为了高分必然避难就易,造成化学、生物、物理学科学习人数减少,大部分人重文科的死背拼记忆,轻理化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

所以,浙江表面上是素质教育,本质上还是要应付考试的应试。

其实衡水中学走出了一条坚持德育为先,深化素质教育,达到高质量,高升学率的康庄大道。所以,浙江的教育者没必要把衡水中学进驻浙江视为洪水猛兽,其实,可以借这个机会,吸收衡水中学的长处,更好地发展浙江的素质教育。

美编:王定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