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教科院曾在一次调查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恢复高考以来的10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他们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意外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没有正相关关系。”

面对这样的数字有人忍不住发问:高考状元都是学生里面成绩最优秀的,这些成绩最优秀的人在参加工作之后所取得的成就,怎么就不跟他在学校所取得的成绩成正比呢?

四个“打脸”的真相告诉你

——创新根本不是教育“教”出来的

真相一:1977年以来,全国34年的高考状元(高考分省计分,3300名÷30个省市区÷34年≈3.2名)都没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或艺术家,也没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

真相二:高考状元没成为一流科学家。

真相三: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所获成就的大小跟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并非正相关,也就是说,成绩优秀的不见得能成“家”,而成绩不怎么样的也不见得不能成“家”。

真相四: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一定关系”有多大?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样,其实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一方面是学校成绩与工作成就的种种“不相关”,一方面我们身处全球科技与经济不断往前推演的今天,对创造力的要求无处不在,丰富、创意的心灵与深邃的智能,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所在。事实上,“创新力关系着民族未来”早已是人类共识。但与之不那么贴切的,是当下的学校教育,本该紧密切合实际的学校教育,与时代、社会的“脱节地带”引人深思。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在家时间比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这个原因不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是社会造成的。”

虽说近年来,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民间机构对此动了不少脑筋,如开发出各种实践性课程,自然乡土课程、博物馆课程等。但在多样形式之外,似乎还没有真正相应地去开拓教育思路,教育观念仍显陈旧,方式方法显单一,重习题轻实践仍是一个难以跳出的怪圈,似乎无论怎样“实践化”“素质化”的创新,在传统教育观念的顽固土壤里,总难枝繁叶茂自由生长。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创造力,加强教育创新,加强实践性教育的创新不能只沦为一场概念一场梦,理想化的理想之光需要不断照进现实,智慧型社会对智慧型教育的需求迫在眉睫。

是否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将实践性教育贯穿青少年教育过程的始终?是否可以有相关法规、经费为学校开展实践性教育作坚实保障?是否可以将单一以考试成绩为指标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倾向扭转?创新中国需要创新人才,我们不能用“灌输式”的教学把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扼杀,毕竟教育的本身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延续。

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磨炼意志品质”。

2017年,在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中,有一个反复出现且不断强化的非常核心的理念,就是“立德树人”。除了分数,教育需要培养的东西真心还有很多很多,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素质”与“应试”的暧昧为何如此痴缠?

原本,家长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学好音体美,自然是好事一桩,美育是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它对提高孩子的素质、气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素质教育”的培养过程中,竟出现这么一个见惯不怪的“怪圈”: 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兴趣培养,甚至孩子对于自身兴趣的培养,还跟“升学”二字脱不了干系,于是在部分孩子和老师家长眼里:学习艺术和体育不是为了让人变得更美或更强,而是为了升学的分数可不可以加得更高一点,甚至凭着特长直接升学成为艺术或体育生,“音体美"和“应试”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本来,按常态说,一个人对艺术、体育的兴趣培养应该根植于内心,关乎心灵,应该是因为爱所以爱,应该是一种天性和生命的需要,而不仅是升学考试进入绿色通道的一条捷径,如果说孩子为了考学硬要给自己“制造兴趣”;如果说家长为了孩子考学而硬要给孩子“创造兴趣”,如此变了味的“素质教育"下的“素质教育”,岂不就衍变成另一种应试教育的“变态”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质教育”意在提高创造力是好事,但是,面对变了味的“素质教育”,我们是否也要反思:当孩子“被学习”了,当人的兴趣培养变成了一场场比赛,变成了一个个升学工具,是不是离“素质教育”的初心越来越远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开眼说”:创造力关系到民族未来 教育最重要的是使人成“人”

很多东西其实比单纯的知识获取更重要

当“素质教育”演变成另一种的“应试教育”,您认为这对创造力的培养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

这对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影响不好。学校和家长是不是要内省,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安排的事情太多了?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要让他学会跟社会的交往,对伦理的思考,对人的关心,要注重它生活能力的培养……很多东西实际上比有限的知识更重要。教育最重要的东西是使人成“人”,而不是让他片面掌握知识技能,应试教育容易妨碍人的自由的发展。如果人才缺乏创造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则难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在创新,学习的创造性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

创造力关系到民族未来,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具有创造力的教育改革之路上,还有一个覆盖面颇广的热词跳进了我们的视野,“教育公平”,这关系到孩子乃至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教育2030年行动框架》提出总目标是“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今天的中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今天的中国,需要向着“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发力,切实提高教育的创造力。

王烽:教育公平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当我们许多阶段的教育进入普及阶段,在我们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们的教育需求基本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教育的权利公平已不是大问题,人们关心机会公平,比如进入优质名校的机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主要集中在这方面。上世纪90年代,教育的风气是急于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重点大学,并没有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同时推进。在有一批研究性大学的同时,是不是也还得有一批专注职业教育的大学?在高等教育同质化背景下,高校有了个排队,成功的标准似乎就成了要排名前列,但“985”“211”毕竟是少数,社会上,有许多单位用人也讲究这个,这可能也助推了家长学生对名校的追逐,导致我们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教育公平、教育竞争现状没有缓解。有竞争就有选拔,有选拔就跟老百姓心中的公平有冲突,老百姓希望孩子都能上北大清华,认为这就是公平,然而在招生中,好学校就那些,怎样分配名额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就是程序公平需要解决的事了。

记者:目前“程序公平”的现状如何?

王烽:越来越凸显重要性,现在高等教育的公平和义务教育的公平不是一回事,义务教育政府有责任提供无差别服务,但高等教育更多是选择的公平。选择的公平背后就是程序公平,对学校、学生都得公平。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当今教育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民办教育已成为不弱于公办教育的重要教育力量,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目前,民办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教育公平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王烽:我们讲教育最大的公平就是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量的增长是教育公平最大的保障,这种保障中,民办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民办教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实现不了的,甚至义务教育的普及也是实现不了的。另外从学校格局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民办学校出现一批可以和公办竞争的好学校,扩大了优质资源。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文/北青网 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