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兄妹几个上大学后,随着父母亲也来到身边,居住过的屋子就逐渐失去往日的生机。这间没有了人气的房子,年龄和坐落其中的学校相近,和我的岁数相同。房子坐北朝南,偌大的阳台连着客厅向南突出。用餐的食厅正对着窗外波动的山脉,清晨迎着东升的明日,阳光在屋子洒落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房间有两位老友,常年累月守护在这间历久弥新的屋子。其中一件就是一个笨重的录音机。估计和上了年纪的老三件一样,那时但凡质量好一点的电器,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庞大粗重。就是这个一点也不潮的录音机,却让我聆听到了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引起我无边遐想那时的潮流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并不聒噪,反反复复听的歌,甚至只要两遍就能跟唱。除了电台,多半是放入偶尔会卡壳的录音带,因此更新得也慢。从那些小长方个的音带,我听到了Eson的十年、梁静茹的宁夏、蔡依林的看我72变、庾澄庆的情非得已,所有流行或过时的歌,都成为音乐的最初启蒙。这其中有些歌,成为后来新推出的产品MP3中必备的歌曲。

再往后,通过朋友刻盘,将歌曲录在一张圆形的碟片中,又给了我新奇的视觉。那张刻碟甚至没有任何文字,但是放入当时好不容易买来的碟机中,悠扬的音乐又给了我不一样的享受。不仅是音色比录音机更清晰,还可以看到叙事般的视频。但到那时,录音机还是发挥着它独有的作用。因为在家里还未联网时,学习、生活之余还可以透过那根金属天线,来听听外面世界的声音。

收听电台当然更多时候是为了听歌,也听听电台主持人播播新闻,讲讲笑话。甚至夜深人静时,睡不着觉还起来捣鼓一下,听电台是否在播放歌曲。有时一阵起伏电波,调度来去都无声音,难免失落。有时忽然传来淡淡的歌声,心中一丝窃喜,听着歌曲或是轻音乐,心情伴着曲调更加恬静。

直到购买VCD、DVD,我才慢慢接触到更多的歌曲,以及后来的电子音乐设备,都让我更加轻便地听到时下最热门的歌。甚至在比当时许多人更晚接入互联网后,听歌都成为一件比吃饭更加简单的事情。电台里的歌曲和笑话,甚至通过智能手机的录音机功能也能收听到。免去了繁琐,倒也失去了一番仪式感。

虽然如今很少会再去转动那个调屏的旋钮,来听听当地的电台,甚至连那座房子都是偶然回过,但是每逢失眠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位深夜偶尔失联,偶尔来烹“歌”清谈的老收音机。也怀念那些久别了的时光,许久未叩响的记忆。希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能康健如常,等我敬造之时,还能在喧嚣的时代里发出自己独具的光芒。

文:李乔鑫

微博:G-mac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