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草根喊话共享雨伞创始人:共享雨伞市场规模远超共享单车,然而商业模式着实令人唏嘘,切勿一条道走到黑,如今回头还能成就霸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和2017年,共享经济火的一塌糊涂:非常的火,火到随处可见;也非常的糊涂,糊涂到各种东西都拿来共享,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共享经济领域里,最早进去人们眼中、也是目前最为瞩目的当属共享单车。笔者认为,共享单车的出现为行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商业模式,而这种模式是超前的、是经济的、是符合人们观念的,这点从共享单车的成功案例可以证明。虽然共享单车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单从本质来讲,其对社会产生的效益是非常大的:不仅解决了市场短途用车的需求,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单车的成功让“共享经济”成为热点,各行各业都开始跟风效仿,诸如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健身房等共享经济纷纷出现,就连共享床位都有,不得不令笔者感叹:这些企业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在笔者看来,目前的共享经济市场中,最为值的关注、也最具市场潜力的并不是共享单车,而是共享雨伞,而且其市场规模将远超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VS 共享雨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始终认为,能够拿来共享、且具备市场发展潜力的共享经济必须满足三个特性:一是生活必需性,二是非常用性,三是具备公共使用性。首先,需求决定市场,需求越大市场就越大,而生活必需品无疑拥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其次,如果一个物品要经常使用,那么就没有共享的意义了,试问人人都有且经常要用的东西你还会使用共享的吗?最后,既然是共享,那肯定要符合公共性,私有属性不适合共享。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比较,共享单车与共享雨伞在共享经济三大特性的符合程度。在生活必需性方面,雨伞的重要程度无疑要大于单车,因为单车只是代步工具,有很多替代品,比如电动车车、汽车等,而雨伞几乎没有替代品;在非常用性方面,雨伞的程度也要大于单车,一般来说,雨伞主要在雨天使用,所以不常用,但是由于天气具备不确定性,这也恰恰突出雨伞的重要性,而自行车的常用性相对要高得多;在公共使用性方面,两者都具备公共特性。综合以上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出,作为共享载体来说,雨伞的共享性要大于单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共享雨伞的市场规模远不如共享单车呢?在笔者看来,根本原因在于商业模式。目前共享雨伞的商业模式要么显得哗众取宠,要么思维太过狭隘,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此前有新闻报道,在某地投入的共享雨伞还伞率为0,都被百姓拿回家当作私伞使用,最可笑的是某共享雨伞创始人居然说,“藏伞于民”不仅有利于家庭成员间共享雨伞,而且还有利于保护共享雨伞不受外界破坏。笔者只想对这位创始人说:“恭喜你,成功的忽悠了投资人和广大消费者。”

雨伞家家户户都有,那为什么还需要共享雨伞呢?是因为雨伞的使用受天气影响,而天气是不确定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却没有带,这就给了共享雨伞发展空间。如果说共享雨伞都拿回家,请问以后出门都带伞吗?还是说遇到需要伞的时候再次购买?这都是不符合正常逻辑的,只有实现公共化,才能体现共享的价值。

有些共享雨伞企业的行为更是令人费解,一把伞居然还配备导航、MP3、运动计录等“高科技”功能,看上去挺牛逼,实为在装逼,不仅使得共享雨伞的造价成本过高,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押金、使用费等),并且对于企业来说增加了维护成本。无论从需求角度,还是从用户角度来说,这种共享雨伞无疑是费力不讨好,更谈不上长远发展。

共产党中流行一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深入群众,一切以群众利益为核心。笔者认为,共享雨伞的核心思想也必须做到这点,一切以用户最真实的需求为本,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追求创意,到头来只会脱离本质。对于共享雨伞而言,最为真实的需求无非就是在下雨的时候,为忘记带伞的群众提供雨伞租借服务,除此以外的东西都是多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确最真实的需求后,接下来就是如何、何时、何地提供雨伞租借服务。还是上面那就话,要想弄清用户最真实的需求,必须深入群众中,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雨却没有带伞的情况,比如逛个商场、吃个饭、看场电影、上下班途中、或者旅游等,而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掏钱买伞,是因为他们家里都有,只是没料到会下雨,这也正是共享雨伞实际的应用场景。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共享雨伞并没有覆盖到这些生活场景,最多的就是在地铁投设租借点,还有一些如共享单车一样置于户外。在笔者看来,限制共享雨伞发展的正是其商业模式,要想长久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必须转变现有商业模式,重新进行战略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雨伞的商业模式究竟该如何改变才能打败共享单车呢?笔者将在下篇文章中详细解答,同时也希望以此引起共享雨伞有关企业的高度重视,以造福更多群众。笔者的这些观点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认同,笔者也希望得到更多读者的反馈建议,共同探讨生活中的共享经济,让我们来一场激情四射的头脑风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