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家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总不“在家”。对于漂泊已成习惯的人来说,家的模样显现在营役羁旅的放逐之后。即便那只是一个每个月、每一年甚至是好几年可以回去一趟的地方。每当有人问我,你家在哪的时候,我总是纠结于自己的祖籍和出生的地方。从心底深处,我认同于那个感情最深却并不完全喜欢的“老家”。

那些你日复一日地经过、看过的地方,都安之若素地在你心灵里留下印记。当这些时光经过淘洗,伴你从年少走入青壮,居住在这里的记忆就默默地影响你的归属感。归属感会带给我们安稳,降低生活的焦虑。

对祖辈的故事未曾尽然的了解,我曾经想过追溯先辈的故事,但由于亲族时间和空间的疏离,都成了我半知半解的疑问。我去过祖籍家(虽然这并不能作为传统概念上的故乡)的老屋,那是我最为靠近隐藏在风霜雨雪中的故乡历史物象的体验。

宋之问有句诗: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走回去土生土长的家乡时,到家掺杂着激动和复杂的情绪。但是,那里应该是让自己可以休息、真正放松的地方。

文:李乔鑫

微博:G-mac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