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去看了《我是马布里》的点映,和基友影小咖一起看的。

影片主角是斯蒂芬·马布里。

很少有人不认识他,尤其是他在CBA率队四年夺三冠之后。

就算您不认识他,还不认识梁启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他演了部电影,自己扮演自己。

今天就聊聊这片子。

《我是马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单纯地把《我是马布里》定义成粉丝向电影(或者说是球迷向电影),那么这部电影是合格的。

因为该表达出来的点都有。

马布里离开NBA,

辗转两年到北京,

和队友慢慢磨合,

成为球队灵魂拿下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球迷们看着电影会不由地回忆起马布里掀起的篮球“北京热”,夺冠捧杯的画面历历在目。

艾弗森的客串更能让一些老球迷心中升腾起对96黄金一代的怀念。

片中其他角色,多少都有些真实球员的影子。

球迷看了一拍大腿,“哎呦这不是就是那个谁吗!”

不是球迷,看看王阳明,高以翔,锦荣这些帅哥,都能入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是球迷,就少了那层情怀,就会关注电影本身。

而电影本身,是有问题的

主演马布里,一个运动员,你没法苛求他有多精湛的演技。

但他在镜头前的表现还算自然,口音可能被京片儿给干扰了,听不出来rap的感觉也不跳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真情流露挺靠谱的!

不足的是,他把马布里演得像马丁路德金

一直在说话。

被别人鼓励,或是鼓励别人。

365度无死角的说教,却没有和剧情结合。

影片被大量的对话填充,让观众感觉好像在上课。

这里院长就要提到在片中饰演球队教练的何冰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戏中的表现中规中矩,没有展现超神级别的戏骨级演技。

就是一个正常的教练,会对球员板着脸给个下马威,也会笑着和他们打成一片。

但他在一次采访中讲到了怎样演一个阴鸷的人——

(阴鸷)那是个答案,

而我们要演的是这个算式,

这个答案应该让观众判断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马布里》需要演出来的就是何冰老师口中的“算式”

马布里一步一步带领球队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捧起冠军奖杯。

观众看了这个过程以后,意识到这一切靠得是他夺冠的欲望,靠团队之间的协作等等,这样才具有教育意义

像片中反复将冠军、梦想等等挂在嘴边,脱离剧情和现实,就显得空洞乏味

就像听了马政委(马布里的爱称)的一场长达一百多分钟的动员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冗长的对话,造成的就是影片的节奏问题

前一小时有无数次发生在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就算有打球的场景,嘴也是没停的。

过了一小时才真正上场比赛,用三五分钟的时间就概括了他们的十三连胜。

再就是输球,队友受伤,对手挑衅,大决战,捧杯。

稍微懂点球的都能捋出来这个过程,寡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赛的场面,和CCTV5如出一辙,还专门请了篮球解说王猛当声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拍得太正常

太正常,观众(指非球迷)的情绪就无法点燃。

片中竞技体育的魅力和电影戏剧之美是各玩各的,没能结合到一起。

因此《我是马布里》拍得像一部平铺直述的传记片,虽然号称是“剧情片”。

体育主题的电影之前已有很多,各有各的卖点。

《摔跤吧,爸爸》的深意无数人分析过了,父爱、女权等等,感动了无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董的《大灌篮》,将篮球与功夫结合,也算扯淡扯得很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由运动员主演的,就要说迈克尔·乔丹的《空中大灌篮》。

飞人进入了卡通世界照样能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用什么招数,总得有一招能抓住观众的眼球,也就是影片的卖点

《我是马布里》的卖点,却是马布里本人。

球迷吃他这套,但观众未必care。

如果您曾为马布里夺冠而欢呼过,去看看无妨。

如果您是吴尊、Jessica、高以翔、锦荣等人的粉丝,去欣赏下他们的颜值也行。

至于其他的朋友,还是省俩钱儿吧,

大家都挺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还没看够? 请戳“抢先电影院” 公 号 【uuerer】~ 更多精彩的电影等着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