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用的名字是代表一个人符号,而姓则是代表一个家族的符号,姓在中国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名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姓在前而名在后,这是表示我们尊敬家族,尊敬祖先,而西方人大多数都是名字在前而姓在后,他们尊重的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夏姓氏图腾

探本寻源,中国号称百家姓,然而实际姓氏却远远不止百家,据史学家考证,中国自古至今共出现过13579个姓氏,这其中的单姓达到6931个,复姓为4329个,三字姓也有1615个,四字姓为569个,五字姓有96个,六字姓是22个,七子姓为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仅有1个(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中国的上古八大姓是指: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八个姓氏,不知细心的您是否注意到,这八大姓氏都有女字旁,就像日本的文字都是汉字的偏旁冠尾一样,这其中的缘故源远流长,上古八姓代表着中国的原始社会人类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系氏族时代

中国的姓氏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时期,那时女姓的地位崇高到无法企及的高度,无论是部族首领还是一家之主,其统治地位无法撼动,甚至到了连孩子都“只识其母,不知其父”,而姓是区分各个部族的标志符号,所以,中国的古姓绝大多数都是以女字旁做旁或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封诸侯

这上古八大姓在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过程中,又繁衍出了更多的姓氏,尤其是在周朝时期,周天子分封了七十一诸侯国,这些诸侯有许多人便以其封地为姓,所以说,现今中国的绝大多数姓氏,都是从这上古八大姓中演化而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帝姬轩辕

在上古八大姓中,姬姓与姞姓是同源,都是出自于黄帝轩辕氏,相传黄帝居住在姬水之滨,便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其中就有一位姓姞,周天子曾分封了53个姬姓诸侯,后来又从这些姬姓中繁衍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等411个姓氏,而从姞姓中也产生了吉、燕、严、孔、蔡、鲁、郅等众多姓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炎帝神农氏

姜姓起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出生于姜水,因此便以姜为姓,炎帝与黄帝共同打下了华夏民族的根基,据考证,自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姜姓共繁衍出了包括吕、谢、齐、高、卢、许、崔、邱、纪、淳于、东郭等100多个姓氏,炎帝和黄帝两位的后人中产生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姓氏,这也是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古明君舜帝

姚姓和妫姓起源于舜帝,据《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地为姓”,据考证,姚和妫都是舜帝所立的姓氏,《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帝是上古的贤明君主,他的子孙也很昌盛,从姚姓演化出陈、王、胡、孙、袁等70多个姓氏,而姚作为大姓一直沿用至今,妫姓则繁衍出了薛、胡等姓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昊帝嬴挚

嬴姓起源于“五帝”中的少昊,《帝王世纪》中记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少昊帝是华夏民族的奠基者之一,嬴姓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建立了大秦帝国,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由嬴姓演化出了李、黄、梁、徐、马、秦等30多个大姓,而嬴姓本身却十分罕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禹治水

姒姓起源于大禹,据《通志·氏族略》中的记载“女志于水中得月精,神珠如薏姒,爱而吞含之,遂生夏禹”,大禹便以姒为姓,大禹因治水而名扬天下,他的儿子启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夏王朝,而姒姓演变出了夏、娄、邓、曾、鲍、谭、关、窦、欧阳等30多个大姓,但作为始祖的姒姓,现今已不足2000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融大战共工

妘姓的始祖是上古时期的“赤帝”祝融,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祝融与水神共工发生过一场“水火大战”,所以祝融被后世尊为“火神”,从妘姓繁衍出的姓氏有董、曹、彭等大姓,而妘姓在后来逐渐去掉了女字旁,成为现在的云姓.如果您也是华夏民族的大姓,请对号入座,看看您是哪位圣贤的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