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改革发展逐步深入,国家每年都会出台相关的惠农扶持政策,其中很多涉及到关于农村扶贫领域的扶助。在农村发展变革、城镇化同时,让贫困农民脱贫是近年来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为此,国家出台贫困家庭补助和救助政策,攻坚扶贫、让农民脱贫致富是国家2020年的重要目标。不过在农村扶贫领域,由于在扶贫补助审核和发放出现违规现象,为此国家出台政策,加大监督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最高检在农村扶贫问题上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将开展为期2年的集中惩治和预防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这一消息受到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这也意味着对于那些很活跃的苍蝇们,你们的好日子将到头了。

国家出台政策整顿农村扶贫领域违规行为,意义何在?

1、农村基层是与农民有最直接联系的级别,一旦基层人员出现违规违法行为,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农民,不但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国家形象;

2、农村基层克扣、冒领扶贫资金,虽然额度不大,但是范围较广,影响农村基层的稳定和谐,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农村基层出现扶贫补贴资金被挪用、骗取、挥霍等现象,让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得到,政策出台目的没有达到,损害农民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基于以上几点因素,国家出台政策,未来农村5类人将被重点整顿,一旦有违规行为,将追求法律责任。

1、扶贫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2、村委干部;3、乡镇单位工作人员;4、村集体组长;5、会计等财务工作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随着农村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各项惠农政策下发、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等,政策要能更好的落实,需要从根本上精准打击,源头上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相信不久,真正有需要的农民,能过切实享受到国家的福利政策,农民的日子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