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八股文,人们的印象通常不太好。因为文章本来就是为了表达某个意思,但是八股文可不是为了表达你的意思,八股文的好坏,根本在于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因为所有的意思都不能超过古人圣贤的意思,这就没什么意思了。

八股文所谓的“八股”就是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要讲究对仗,讲究音韵,甚至字数都给你规定好了。自从有写文章这个事开始,全世界也找不到这么写文章的,咱们中国的八股文是独此一家,别问分店。

八股文

我们今天批判八股文,说它格式死板、内容乏味、严重束缚人们的自由发挥,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但是问题来了,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都以八股文为主(八股文最早甚至可追溯到宋朝时的科举)。这么糟糕的考核方式,为什么还存在了这么长的时间呢?

为了弄懂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一下,既然八股文是科举制下的文体,那科举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要在大一统的中国古代帝国内,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所以,考试形式、内容必须适应古代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文化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等特点。

地域辽阔就意味着,全国各地在在很多方面都差异的巨大。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其内容和形式就不能超出各地的“公约数”,不能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那除了流传千年的“四书五经”之外(八股文实际上只考“四书”),还有什么?

四书

还有人批评八股文不靠实际学问。可要知道,靠世界学问就没有办法在各地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就拿农业来说,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大不相同,你到底考什么地方的农业学问呢?其他诸如兵制、行政管理、司法审判、财政预算等,因为各地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差异就更大了,根本不可能在一张考卷上,出题考全国的人。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贫富差异。如果科举考试的内容“多元化”或是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素质,那些贫穷的寒门子弟根本就永无出头之日。考八股文就不一样了,只要你刻苦用功,有几本书、能吃上窝窝头就行了,没书?手抄本也可以(参考宋濂老师的奋斗史)。

宋濂幼时贫苦没有书读,常“假于藏书之家”

尽管八股取士这一制度在今天看来有诸多的弊端,但明清两朝五百余年,正是通过这种死板的考试制度,再加上省际之间的比例协调等配套办法,中国这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了各个地方、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机会跻身古代封建国家的统治阶层。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事实上,明清两代那么多能人都是靠八股文选拔出来的,比如我们熟悉的王阳明和曾国藩。

王守仁画像

这种考试制度更在这个庞大的封建帝国的深层,建立起了持久的内在联系。在古代中国国家体系的维持上,在各地人们之间同属一个货架的认同感上,科举制度及八股文的作用怎么高估都不过分。

最后,说到底科举制并不是教育工具,它只是人才选拔的工具。他把社会各个阶层里奋发向上、能坐得住、下苦功夫的人选拔出来,保持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公平,这才是科举的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