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战狼2》燃爆爱国主义“传播”新征途

(原标题:爱国主义在中国找到新的“传播”方式)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陈杨园 任沁沁)11日,中国军事题材影片《战狼2》突破40亿元票房,在境内52000块大银幕上创造了现象级的口碑与关注。

  电影《战狼2》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部7月27日上映的影片,以中国撤侨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中国退伍军人冷锋在非洲战乱地区不顾安危救出同胞和难民的故事。观影过程中,许多观众自发鼓掌喝彩、一起哽咽落泪,为影片中个人英雄力量与强大祖国支持而澎湃共鸣。

影片上映仅12天便打破了此前33.9亿元的中国影史票房纪录。

  电影《战狼2》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眼眶湿润了几次,深受感动和教育,升腾起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连续两天看了两次《战狼2》,年近六旬的一位老先生说,影片吸引他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和动作特技,更是汹涌的爱国情怀。

  电影《战狼2》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战狼2》,八一建军节前夕上映的多部国产军事题材电影都收获不俗战绩,包括《血战湘江》《明月几时有》《建军大业》等。

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在今年夏天的“井喷”,印证了中国观众对该题材高质量电影的“饥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国家自信正在不断增强,人们期待着真正反映中国人精神面貌和国家崛起的好故事。

  电影《湄公河行动》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6年,在湄公河惨案五周年之际上映的国庆档电影《湄公河行动》,创下11.8亿元票房,影片打破了以往中国主旋律电影生硬说教的刻板印象,实现了爱国主义电影的转型。

影迷“张大仁”评价,这部影片如同一针强心剂,“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一部有着爱国主义情节的电影能拍得如此精彩。”

除了影片,爱国主义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更加多元开放,“商业化”与“好莱坞”的标签近年来也开始出现。

  动画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中国漫画作家“逆光飞行”创作的军事题材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改编后以动画作品形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新中国成立的奋斗历程。

该动画片连载四季,全网播放量突破10亿次,在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中播放次数超4141万次,收获24956条评论。

  电影《建军大业》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在热映的《建军大业》改变了以往主旋律电影常用的“事件式”历史叙说方式,使叙事更具连贯性和故事性,大批人气青年演员的参演也使影片的商业化特点更为明显。

《战狼2》的拍摄、特效乃至配乐各环节中都不乏“好莱坞制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延续了中国功夫电影的“匠人精神”。

导演吴京坚持亲自上场、拳拳到肉,水下打斗、贴身肉搏、高空坠落甚至坦克大战都是真实拍摄,完成了技术手段无法达到的真实感,更具感染力。

  电影《战狼2》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影评人雷武龙认为,在看腻了“美国队长”横行宇宙拯救苍生后,中国人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拯救者”,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也能够以保护者的姿态站在银幕的中心。事实上,无论是《湄公河行动》里彭于晏扮演的方新武,还是《战狼2》里吴京担纲的冷锋,都是专为当代中国人打造的银幕英雄,他们是虚构的人物,但他们来自现实,更来自每一位中国人内心。

  电影《建军大业》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影购票平台淘票票专业版数据显示,《战狼2》用户画像中男性超过六成,各年龄段用户占比均在5%以上,30岁以上受众比例远超其他电影,打破了中国电影以女性观众、年轻观众为主的用户壁垒。

  电影《湄公河行动》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的故事带来好的市场,更引导了好的精神。爱国主义题材文艺作品的百花齐放,使中国的爱国主义传播找到了新的方式。

  动画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爱国主义教育展开的前提,是有效吸引人们进入、投入爱国主义认知与情感的建构过程。”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指出,爱国主义文艺作品引导并培育了人们对国家的正面情感、认知与认同。

“一种建立在理性而牢靠的基础之上的、持久的爱国主义情怀正在国人心中萌动。”他说。

(原标题:《战狼2》燃爆爱国主义“传播”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