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8月8日晚上九点多,两天前的晚上,在高中同学居住的小房子里的茶几上,我在右半边对着电脑马不停蹄的码字,同学在左半边练着白天雅思班里老师布置的口语作业。也不知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感觉到一阵很强烈的眩晕感,我表情十分严肃地看着对面的墙,喊着同学:“好像地震了”。这时门外突然嘈杂起来,我抱起电脑拔了手机招呼着同学拿上钥匙出门了......

后来的后来你们都知道了,四川九寨沟地震的消息第一时间被地震局检测并报道出来,瞬间登上微博热搜榜。全国各地都在关心着灾区的情况,自己实习的电视台的第一批记者也立刻前往灾区了解情况。

微博上除了受灾的情况,也有四川地区网友的调侃,类似于每年都能感受几次强烈的震感,这次干脆不跑了等等,我看到后会被逗笑之余也不禁思考,四川这些经常地震的地区,像我自身所在的几乎从来没有地震灾害的中东部地区来说,地震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经历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快跑啊”

本人家住河南,属于中原地区。在有记忆以来像这种有强烈震感的除了这次的九寨沟那就是九年前的汶川地震。2008年的那个还有几分钟就打下午上课铃的下午,六年级的教室里我们像往常一样几人几人的凑在一起“打卡片”,后面玩游戏的同学喊着我名字说让我不要在晃他,我说我没有。这时大家不约而同的都停了下来终于发现头上的吊扇晃的更加剧烈,不知谁喊了一声地震快跑,我立刻反应过来冲出了教室。我们六年级在整栋楼的四楼,是最高一层。当时自己头也不回的奔下来后,发现自己竟然是全校第一个跑到操场的。后面全校师生全部集合在了操场上,和老师们之间神情紧张确认学生人数然后马不停蹄着急打电话的情形相比,学生们除了对于地震的的恐惧之外,更多的是在互相倾诉刚才一刻自己的情况以及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着谁此时对现状了解的更多的小喇叭心情。有一种奇怪的隐约的小兴奋感在每一个孩子心头围绕着,说不清也道不明。学校平时的灾难讲解和演习很少,对于刚刚经历了“地震”,在当时的我们看来“经历了一件了不起大事”。

“六一晚会取消了你知道吗”

当时的小学生,文娱活动很少。自己属于积极分子,班级和学校各种唱歌朗诵的比赛都要参与的那种孩子。地震前几天,才刚刚进行了六一晚会主持人的选拔。自己拿了语文书选了一段自认为不错的段落念了当时的“大队部”老师,连续几天自己还在暗暗在意另外一个女生的实力如何,自己会不会被淘汰。但这一切猜测也都结束于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学校通知说为了追悼汶川地震中死难的同胞,取消这学期所有文娱活动。经过几天老师在上课前对于汶川情况的表述,自己在一方面觉得“地震这件事真的很可怕”之外,也会为晚会的取消感到难过。你看,多么小孩子。

“他为什么不下来呢”

在地震发生过去不久,班里就来了一个特殊的同学。说是汶川地震灾区过来的,安排在我们学校继续学习,那个男生的名字已经不太记得了,前两天在家里整理小学同学录的时候看到一个实在想不起来的名字,最后才发觉是那个汶川来的男孩啊。当时的我们对于这个人的到来都很欢迎,课外活动都主动的拉上他。但是印象里他和我们似乎又好像从来都没有真正的亲近起来,同学录这种可能也是例行公事的给所有人都发了所以也有他吧。拍摄毕业照那天,大家都陆陆续续的下楼了,最后发现就少了他一个,当时的小孩子没想到那么多,几个人就嚷嚷着去叫他下来,还说就算来的时间不长也是我们六X班的一份子,但是班主任却阻止了,只说了句我们先拍吧。现在想来,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他始终觉得自己这个才加入几十天的人实在无法真正属于我们这个集体,另一方面更可能是他也没办法忘记本来属于自己的在汶川的那个六X班。他在大家心里一直就是个需要被照顾的人,可也正是这种“同情”的枷锁才会让人更加无法从家园被毁的悲痛中脱离出来,所以,孩子又怎么能理解照顾的了孩子呢。

那是再多同情和默哀也无法代替的痛苦

看过许多关于地震的故事,感人的、悲痛的...我们从各个方面接收到有关于汶川有关于四川的各种消息,我们发自内心的对灾区的同胞产生浓浓的同情和鼓励,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表达出我们的感情和“试着做什么的”心情......在大灾面前、举国哀悼。但是作为没有真正经历过那种亲人死亡、家园被毁的灾难的我们,那种痛苦,是我们内心再多的同情和默哀也没办法代替的。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无奈。一方面,我们尽自己所能的通过一切渠道(小时候的电视、现在的网络)去了解有关于灾区的一切、通过一切形式——无论默哀还是捐款来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没经历过,实在没办法真正体会和感受。

对于灾难也有着外人无法了解的松懈和恐惧

松懈和恐惧并不矛盾。在日本,对于地震时逃生的步骤和措施每家每户都倒背如流和实践过不知多少次,因为他们一直在不停的亲身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地震。但是对于我们中东部的孩子来说,无论多少次演习多少次讲解,我们始终没有发生过或者经历过剧烈震感的地震,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在一阵“紧风”过后就会不可避免的松懈下来。

恐惧的原因同样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汶川地震过后,包括中东部地区、全国都在大范围开始在中小学展开地质灾害逃生讲解和演习。但是对于我们只感受过一些震感的中东部,地震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始终太过遥远。所以一旦感受到类似于灾难的未知时,恐惧也会带来不知所措,带来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