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小吃,广东的小吃可算是一绝。

款式众多,口感丰富,“虾饺、姜汁撞奶、糖不甩、鸡仔饼、广式蛋挞、老婆饼、各种糖水... ...” 细数下来,让人口水直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种甜口小吃——钵仔糕,更是众多老广心中,童年的味道。

放学之际,校门口总有流动的摊贩,售卖这一碗一碗小巧精致的钵仔糕。五毛钱一个,摊主通常是老爷爷、老奶奶。

摊主顺手从竹担旁抽出一支短短的竹签,刺进碗里晶透的糕体,转上两圈,就能让你品尝到甜而不腻的钵仔糕,瞬间的满足感足以将蝉鸣盛夏带来的暑气抛诸脑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着名美食作家欧阳应霁就亲切地称钵仔糕为“马路天使”。

钵仔糕这种小甜点,晶莹剔透,甜而不腻,爽口弹牙且不沾牙,男女老少通杀的小零食。

传统的钵仔糕,首创于广东省台山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文献记载,清朝咸丰间(公元1851—1861年)成书的《台山县志》:“钵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船就之。其实,当时驰名者只一家,在华丰迂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以钵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

这种做法一直传下来,成就现在的广东钵仔糕。

传统钵仔糕,糕体表面油润光洁,分纯糕体和馅料款,馅料有玉米粒馅、绿豆馅、红小豆馅,绿豆、红小豆清热解毒,夏天食用最宜。

分享不同口味的钵仔糕也是最快乐美好的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时代的变迁,钵仔糕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口味,人们把越来越多元素加入那小小的钵仔碗。五颜六色,口味越来越多,选择也越来越多,但却没有了童年的记忆。

倒不如自己动手,蒸一小点,清凉入口,甜美舒心。

水晶钵仔糕

准备:

马蹄粉63g,木薯淀粉63g,白糖75g

玉米/红豆/适量

水(溶木薯粉和马蹄粉) 100g

水(溶白糖)150g

制作:

1.如果用玉米粒做陷,需先煮熟备用。

2.白糖75g加150g水煮溶,待放凉。

3.马蹄粉63g、木薯粉63g混合再加100g水,搅拌均匀至没有颗粒。

4.白糖水和粉浆水一起搅拌。

5.搅拌均匀后形成白色粉浆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煮滚开水,把玉米放入钵仔碗中。

7.将粉浆水倒入钵仔碗中,然后盖上锅盖。

8.大约蒸8分钟左右,蒸至透明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凉后用竹签转一圈,脱模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