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品仓新零售之卖场篇

超市商品陈列,绝不是简单粗暴的“码货”。

不好的陈列,让人有一种“逛地摊”不愿多瞧一眼的感觉,尤其是特价区;

好的陈列,不仅能更便捷地服务客户、便于店员管理,还能有效吸客,大大提升销售。

超市商品陈列是项技术活,十分考验经营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品陈列黄金数据】

1、陈列面积变化引起销售额变化

4货位-2货位 销售额减少48%

3货位-1货位 销售额减少66%

2货位-4货位 销售额增加40%

2、陈列高低变化引起销售额变化

平视及伸手可及的高度,商品售出率为50%

头上和腰间高度,售出率为30%

高或低于视线之外,售出的可能性仅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陈列方式变化引起销售额变化

在标准货架上加一个延伸网架:不仅可扩大商品陈列量,还使顾客更容易看到商品,最终增加180%销售额。

不规则陈列:顾客可大胆拿取,不仅能更仔细查验商品,还会产生便宜感极具诱导性,比规则陈列增加约1倍销售额。

4、陈列标牌变化引起销售额变化

在同样的特卖活动中:不安置特卖标牌,每天仅卖出10件,若安置则售出60件,增加6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市陈列6条黄金法则】

一目了然

在视平线的高度放置富有冲动性购买特性的商品(如畅销商品、高利润商品),商品标签面向顾客;货架下层不易被看到的地方,可将陈列商品倾斜式摆放。

伸手可及

不要把商品陈列过高,要注意家庭主妇身高在160cm左右;

一些生鲜食品,要备有拿取的工具,便于顾客严取和挑选;

一些易碎商品应陈列于平胸高度,避免顾客产生损坏的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琳琅满目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陈列丰富的超市,销售额平均增长24%。超市陈列的丰富感,不仅需要具有充足货品保障,还需要严格的补货制度。

每1m长的货架,每格至少应陈列3个品种;

每1㎡长的货架,每格至少应陈列3个品种;

每1㎡卖场陈列量应达到11至12个品种。

一尘不染

洁净的陈列,不仅会给顾客留下舒适的印象,还会使顾客对经营者产生好感,增强对商品的信任。

因此必须擦干净商品,已上架的商品也要定时再擦试。标签松落的商品要及时修复,弄脏的、变形的商品及时下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装展示

包装不仅能保护商品,而且兼有展示商品的功能。

顾客在超市将用约25分钟的时间浏览5000种商品,最能吸引顾客购买的因素是包装!

首先,包装应成为确定商品结构的重要考虑因素。好的商品,没有诱人的包装,很难再超市自我推销出去。其次,在陈列时突出包装画面,以达到引人入胜艺术效果。

货物固定

不轻易变更,这样可保证老主顾们很容易找到商品,节省购物时间。

如发生变更,应及时做好顾客服务,顾客对商品频繁变更会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找不到要买的东西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列法则虽然多,但不是“限制”

这些科学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多的是一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