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偶然看到了对“广场舞大妈”的描述,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广场舞大妈”在一种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形成强烈对比的方式中,通过酣畅淋漓的身心体验表达着她们对“共同存在”的渴求。——社会学学者张兆曙如此分析“广场舞大妈”

他认为,“广场舞大妈”的主体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入职的城市女性,她们基本的人格塑造在集体化时代中定型,是集体主义价值和亲密关系的拥趸,然而80年代中期以来深刻的“去集体化”过程将大妈抛入了个体化社会,构成了她们这一代人的深层文化危机。与此同时,面对职业生活即将结束、夫妻关系日益淡漠、儿女纷纷独立家园,大妈们用广场舞的方式将焦虑和孤独无意识地释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广场舞是病毒的话,那它已经深入到了骨髓了吧。其实,在我很小时候,就有了广场舞,只不过没有现在这么大场面,作用也仅仅是愉悦身心。现在广场舞在大街小巷蔓延,有空地就有广场舞,还形成了一定团体化,基本成了大妈们的茶余饭后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觉得大妈在中国的词汇中,被投射了一定的贬义。之前的争夺场地而引起的事件多少展现了她们的凶猛,她们好抢好夺,着实有些让人害怕。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代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造就了他们的行为特点。社会进步太快,把他们抛开了,她们也似乎成了社会淘汰的一代,而广场舞的方式,让她们找到了存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场舞大妈在我们年轻一代的眼中,谈论多少有点不耐烦和鄙夷,但是,大妈们这逐渐老去一代人也是我们家庭生活中的一员,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也请让我们用更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她们,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和小编一起分享你的态度吧?

欢迎大家订阅大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