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者常常在后台留言,说我是悲观主义者,推文都缺乏正能量,非常致郁,与充满正能量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敌,总有一天要...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找乐子的电影:《南极料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的南极科考站里,有八个人。有医生、厨师、科学家、维修工、气象学家、记者...他们互不相识,却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相遇了。

南极的生活很不好过,许多在文明城市唾手可得的东西,在这里却变得异常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用水的问题,必须精打细算。因为每次取水都是一场体力和耐心的考验:八个人,要在零下几十度的室外,凿出几大车的冰雪,再拉到驻扎站里。

因此,冲厕所成了一件挺要命的事情。不管大小便,都得几个人的量攒一攒,然后用一桶水解决。

时间久了,八个人都已经是知根知底,结下了深厚的厕所友谊,见面就问:你昨天拉的屎不错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空间限制,拉屎和刷牙只有半门之隔,只要稍微一抬头,就能四目相对,拉屎的人要忍受别人的注目礼,刷牙的人要忍受臭味和牙膏味齐飞。对双方来说,都是极其残忍的行为。

打电话很奢侈的,1分钟740日元(约合人民币45元),如果煲电话粥,足以煲到人倾家荡产。所以打电话的人都会在旁放个沙漏,谨防一个不留神,把自己给聊破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极,最难以忍受的不是肉体上的困苦,而是精神上的折磨。

平均气温零下54度,海拔3800米,这种严酷的生存环境,就连细菌都无法存活,身边除了7个陌生人,找不到任何可以说话的生物。到6月份,就开始极夜,阳光变得奢侈少见,就像传说中的圣光一样,让人陷入自我怀疑:阳光真的存在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被问及离开南极后,你想做什么时,有成员回答:我想去打沙滩排球。理由是可以晒到太阳。生活很艰苦,但依然要过下去,毕竟科研时间还需要一年多啊!怎么办呢?8个人开始给自己找乐子,自娱自乐呗!

他们成立了中国文化研究会,他们研究的内容是:打麻将。在每张麻将的一进一出,一推一立中,他们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打棒球,却没有场地怎么办?把草莓汁倒在雪地里,画出一道道红色的场地线。玩累了直接用勺子在地上挖草莓冰吃,反正没有细菌,爱怎么来怎么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内心和外部世界都空空如也时,吃东西是最有效的填补方式,在极寒的南极,人们对食物已不是执着,而是抱有执念了。

他们会为了虾的烹饪方式而争执不休,似乎这只虾的烹饪大权,就是人格尊严,稍有退让妥协,连做人都失去了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半夜,中年大叔会跑到厨师的房间,双目含泪的哭诉:我的身体离不开拉面啊,如果没有拉面了,我的人生就没有乐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做好一坨肉(真的是一大坨肉,所以厨具都装不下),他们不惜在冰天雪地里,用叉子叉起来浇上油,直接用火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电影编剧之一西村淳,曾任日本南极考察队的厨师,电影中的荒谬的故事,都是西村经历过的真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电影似乎在告诉我们:懂得找乐子的人,不会活得太糟糕。

即便是最往往微不足道的快乐,也能够回味无穷。它可以是南极的一碗拉面,穷困时在脏衣服里发现了十块钱,孤独时有朋友给你打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根本上来说,生命不过是一件生物学上的事情,一个人,和一只猫,一条狗,没有多大的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影中,他们为了吃一碗拉面,又是调碱水,又是揉面团,当吃到面条的那一刻,他们脸上溢满了幸福的微笑,仰起的头颅似乎听到了远处的圣音,像教堂圣诞夜的弥撒,不绝于耳,又像西藏喇嘛的诵经,余音绕梁。

这时有人不合时宜的跑进来,让他们出去观测极光,只得到冷冷的回答:不去,等回来面条都糊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钟书在《论快乐》里说: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吃药的方糖,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

人和人有很多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制造快乐的能力,能不断为自己制造快乐的人,身体里一定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