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经常会问我正宗的蒙特梭利教育是怎样的,我也见过一些蒙特梭利老师经常很有优越感地告诉那些非蒙特梭利老师,这个不叫Montessori,那个才叫authentic Montessori(正宗的蒙特梭利)。

曾经的一个同事,就有这种莫名的优越感,当时她的搭档是一个本科硕士都是幼儿教育专业的老师,但是这位同事就因为别人没有读过蒙特梭利培训,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这其实是很狭隘的想法。蒙特梭利并不是儿童教育的全部。只要是遵循科学的理念,对孩子发展有益的知识,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

我喜欢蒙特梭利教育,不是因为授予我这个证书的机构有多正宗,不是因为她的教具操作有多规范,更不是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有多洋气,仅仅是因为在她对儿童的发现和传达的思想中,我看到了我所认同的教育理念。她所提倡的尊重孩子个性、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协助他们实现最大潜能,都是我非常认同的理念。

一旦我们开始追求所谓的正宗,代表着这种方法必然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是不是已经思维固化,无法有所创新了。

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拥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同时是兼容并包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中,应该像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各种好的东西进去。

在这个问题上,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硅谷的AltSchool。这个学校,怎么看都不像蒙特梭利学校,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教学背后的理念,却和蒙特梭利高度一致。

| 硅谷的AltSchool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这个视频是对AltSchool的学生进行的采访,里面也有他们上课、出游、自习等等场景。我自己看完视频,觉得很感动。

AltSchool是硅谷的一个创业项目,运用科技公司的管理和工作模式建立的一所面向学前班到8年级孩子的学校,采用混龄班级,以个性化教育作为核心教学方法,目前在湾区、纽约和芝加哥已有八个分校。

在这里,老师和工程师程序员一起,开发创造出能够最大程度协助孩子发挥潜能的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Portrait和每日Playlist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tschool的学生早上到校在打卡报到。

在AltSchool,老师通过数据分析,以及对孩子的了解和评估,为每一个学生建立Portrait「个人档案」。这个档案分析了孩子的性格、兴趣、学习进度和各方面能力的强项弱项。例如A是一个Visual Learner视觉学习者,B喜欢建城堡,C喜欢地理知识等等信息。

然后,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进度,老师会与程序员合作,每天为孩子设计一个专属的Playlist「学习清单」,每天会有20-25个学习卡片,每个卡片上会写着当天的学习任务。

孩子们每天早上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自己的iPad或Chromebook,去查看自己当天的Playlist。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卡片的工作顺序,也可以和老师提出想做的事情。这其实就相当于蒙特梭利小学生每天的Work Journal。

| 活动卡片:无形的个性化教具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位小女孩正在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在0-6岁的蒙特梭利环境里面,孩子们能清晰看到柜子上摆着的Visible的教具和活动,自己自由探索。老师根据孩子的能力,做好每个学生的教学计划,安排好一对一的示范时间。

在AltSchool,其实也在延续这样的学习模式,只不过本来看得见的柜子、教具和活动,变成了iPad里老师专为孩子设计的个人Playlist,里面的每一个「无形的」学习卡片,其实就相当于0-6教室柜子上的那些教具。

每一件「教具」都是老师为孩子精心设计的,可能是「编程卡」、「辩论卡」,可能是「写一篇新闻」、「在Khan Academy看一个数学视频」或者「和同学一起做一幅世界地图」。

通过建立Potrait和Playlist,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工作进度、能力、强项和弱项,并进行反馈。在科技的帮助下,蒙特梭利所提倡的个性化教育,实现起来变的更加可行。

有些人可能会说,蒙特梭利不提倡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如果是这样思考的话,未免就陷入了教条当中了。

重要的是你究竟使用电子产品来做什么,一天使用多久,还有就是使用电子产品的年龄。如果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是为kill time,消磨时间,沉迷电子游戏的话,那当然是不提倡的。但如果是使用电子产品来学习知识、帮助自己管理时间、学习进度,这无疑肯定是未来人类的生活常态。

在AltSchool的例子里,现代科技创新带来了改变传统教育的可能性。以前老师每天都要在固定的时间,对着个性和能力迥异的几十个孩子讲着同样的课。但是,现在有了iPad上老师提前为每个孩子准备好的Playlist,孩子可以跟着自己的节奏去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老师也有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一对一或者小组指导。

现代科技,使得Follow the Child变得更加可行。这种情况下,叫做蒙特梭利还是非蒙特梭利根本不重要。

| 亲身体验和自主学习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会坐下来只读教科书,不会只研究和背诵知识,而是亲身体验。」

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去学习,也是AltSchool另一个我无比认同的理念,当然也是我喜欢蒙特梭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上面的视频采访里面,学生说到「我们不会坐下来只读教科书,不会只研究和背诵知识,而是亲身体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教室里建家具。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亲身体验活动。

同时,AltSchool通过科技的工具、个性化教育的模式以及老师的引导,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创造了一个孩子可以自主学习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需要把我放在一个我能够学习的空间里,我就能够自发学习,做得更好。」

就像视频中一位学生所说的「只需要把我放在一个我能够学习的空间里,这样我就能够自发学习,做得更好,重点是学习和实践」。

提供一个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环境,这不也是我们都认同的理念吗?那它是不是蒙特梭利学校,重要吗?

| 接触广阔的现实世界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几乎每个礼拜二都会有校外学习,有时是班级外游,或是当我们在研究一个专题时,把专家带进来。」

让我最喜欢的一点,是AltSchool每个星期都会有一次校外学习的机会,或者是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把相关专业人士邀请到教室里面,例如斯坦福大学设计系的老师、游戏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等等不同行业的人士。

AltSchool每个星期都让孩子外出接触真实世界,也给予孩子接触到不同职业的机会。真实的体验,带给他们的是对这个世界更细节的了解。

| 个性化教育:混龄制 + 小学校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给孩子们看他们自己制作的视频。

AltSchool的班级采用的是混龄制,按照学前到1年级、2到5年级、6到8年级来分班。

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特点和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例如,一个擅长数学的四年级孩子可能已经能够上六年级的数学课,但是语言仍然与同龄的孩子同步;又或者一个二年级的孩子阅读能力已经达到四年级的水平;或者同一个班的孩子一起做阅读训练,但是有些孩子的能力很强,老师可以让他们开始读小说,而有些孩子的程度可能就只能简单地做一些阅读问答题。

老师能够通过设置专属的学习安排,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同时,AltSchool的每一间学校都是小学校,他们的理念是要建立一个Micro-School Network,一个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个性化授课学校网络。每个学校可以因为学生需求让授课进度和授课方式彼此不同,但彼此的教学经验却可以不断加入数据库,并公开为其他学校使用。

所以,每一所AltSchool一般都是三个班级,每个年龄段一个班。这样的小学校理念,能够允许更多个性的发挥。AltSchool真的是从课程设置、软件开发到学校网络都在追求帮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 蒙特梭利2.0 |

AltSchool采用的混龄制、个性化教育、亲身体验、接触真实世界、自主学习等等方法,都是我内心非常认同的理念。

创始人Max Ventillia称这所学校是蒙特梭利2.0,我认为它当之无愧。但这是不是蒙特梭利,其实不重要。我在乎的,不是它叫做什么,而是它到底做了什么。

文章原创,未经授权,拒绝转载

微信号 & 新浪微博 & 知乎 | @KATEZENG

香港大学教育硕士,

美国波特兰AMI培训认证蒙特梭利老师,

在香港蒙特梭利国际幼儿园工作多年,

现居加拿大温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