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如果你没听过这首歌,你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吗?

每个中国人都听过这首歌,但不是每个中国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城南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壹 胡同里的疯女人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北京。

英子的家,在胡同里。除了偶尔被父亲抓回去练字,英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胡同瞎晃悠,大人也随她的性子,不多加干涉。

除了一个地方不能去:在胡同的深处,有个名叫秀贞的疯女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子]由[沈洁]饰演

几年前,秀贞一点都不疯,是个秀气乖巧的女孩。当时,有个书生气的男人,住进了秀贞家的旅馆。他背着一卷铺盖,提着一口皮箱,穿灰大褂,口袋上还别着一支钢笔。

当时秀贞正在擦玻璃,听见他和父亲在谈话,原来他是北大学堂的学生。谈着谈着,他忽然笑了。秀贞说:那一笑,真甜。

两个人,就这样好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秀贞]由[张闽]饰演

有一天,男人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军阀抓走。从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而此时,秀贞肚子里已怀了他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避人闲话,秀贞被送到乡下生育,孩子刚一落地,天没亮就被送到城根底下…大家都说:这孩子不是让人给捡了去,就是让野狗给吃了。

秀贞疯了,逮着小孩就说是自己的娃,或者指着年画上的娃娃说:瞧我们的小桂子(秀贞给孩子取的名字)多胖啊!

周围的人都怕秀贞,只有英子不怕,她喜欢秀贞,而秀贞也喜欢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秀贞妈妈说:小英子,你怎么总爱听她那颠三倒四的话?小孩们都怕她,就你不怕?

秀贞问英子: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还乱打人,我怎么会是疯子呢?你说我疯不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秀贞哪是什么疯子?她只是个无法面对现实,活在想象中的可怜人。

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秀贞离家出走了,说她要搭火车去天津,找那个书生气的男人去…结果她被碾死在铁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贰 荒草堆里的小偷

英子上小学了,全家也搬到了另一个胡同。新家不太平,老是闹贼,胡同里有好几家都被“光顾”了。

英子的母亲让给加把锁,父亲却说:世风日下,加把锁有什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家对面有个荒草堆,做完功课,英子喜欢在那里玩儿。

这一天,她在草堆里发现一个年轻的哥哥。他问了英子一大堆问题:你来这干什么?叫什么名字?几年级了?

英子反问他:你一个人在这里干嘛?你是来拉屎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偷]由[张丰毅]饰演

小哥哥和英子约定:你不要跟别人说,在这里见过我。

英子却越发觉得不对劲,每当有人家丢东西,都能在草堆里看见那个小哥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哥哥家贫,但家里却出了一个会读书的弟弟,年年考第一。周围邻居都说:长大了要漂洋过海去念书呢!

为了供弟弟念书,小哥哥决定铤而走险。但每偷一件东西,他内心就多一层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哥哥问英子:英子,你说说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英子说:我不懂,人太多了,我分不清。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之后,小哥哥被巡警逮住了,五花大绑的押走…大家都说:总算把这个猖獗的盗贼给逮住了。

从此以后,英子再没见过这个小哥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叁 痛失儿女的保姆

宋妈,是英子家的保姆,在英子家呆了四年,一直没回过老家。

宋妈家里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给别人放牛,女儿花钱给别人带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妈]由[郑振瑶]饰演

英子不明白,她问宋妈:你为什么不自己带孩子?为什么当老妈子?为什么你挣的钱又给别人去?

宋妈说:说了你也不懂,俺们乡下人命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天,宋妈很高兴。因为丈夫要把儿子送过来玩几天。栓子今年12岁了,英子说:那他该小学毕业了。

宋妈说:乡下人哪有你这好命。读什么小学啊,给人看牛呐!

宋妈给英子说:小栓子来了你可别笑话他啊,他是乡下人,可土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英子最终没能看见小栓子。原来宋妈的丈夫一直瞒着她,小栓子早在几年前就溺水死了,女儿也早卖给了别人。

宋妈喃喃自语道:丫头给了人,栓子死了,俩孩子都没了…

那一夜,英子发现,宋妈一下子老了好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城南旧事》豆瓣8.8分,电影里的主题曲《送别》,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听过。这首歌的曲调,取自一首美国老歌,李叔同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偶然听到,重新填词为《送别》。

由于歌词写得极为动人,它传遍大江南北,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原曲。陈绮贞、唐朝乐队、朴树、李志...都曾改编和翻唱过这首《送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歌声动人,故事别致,这部电影的摄影也格外的美:大量空镜头,仿佛是中国画里的留白,那是老北京才有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仔细去想,这部电影的故事是撕心裂肺的:秀贞的惨死、小哥哥被迫当小偷、宋妈白发人送黑发人...

通过小女孩英子的眼睛,看清末民初到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的风貌,因为是小女孩的视角,痛苦也就被淡化成了忧伤,就像一篇散文。

这部电影上映于1983年,无论是林海音的原著小说,还是剧本改编,以及吴贻弓导演的再创作,都有一种上世纪80年代文艺青年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影评人点评道: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逐利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最后,英子的父亲因肺病而死,宋妈也回了老家,只剩下还未成年的英子,与母亲、弟弟相依为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原著小说中,父亲死后,他栽种的夹竹桃也跟着凋零了,英子说: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英子曾经问过父亲:什么是将来的事?那过去的事呢?

父亲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慢慢就会忘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英子忘不了:疯癫的秀贞、儿时的玩伴、草堆里的小哥哥、朝夕相处的宋妈...但这些人都慢慢离开了,最后,连父亲也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过,长大,是一件非常扫兴的事。因为每个人只能陪伴我们一段时间,而长大,就是目送生命中的那些人,不断远去的过程。

二年级时,英子学会一首歌,多年后,英子才渐渐明白歌词的含义: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乌鸦电影

乌鸦最新动态将在朋友圈跟微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