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天,先是说在北京买了房,每月省吃俭用还月供,然后说到其实大学毕业时,父母已经给她在老家的电力局谋到了一份工作。然后说到这工作非常舒服,收入又高又清闲。然后说到父母是电力系统双职工,日子过得不要太好。然后她说:可是我爸爸不懂事,把同事给杀了。

她告诉我去年4月的一天发生了什么。她爸爸中午喝了点酒,带着酒意和办公室里一个同事聊天,无非聊些公司其他同事的是非,那位同事不爱听这些家长里短,她爸爸又非要讲,就起了些肢体冲突。她爸爸50多岁了,冲突中被30多岁的对方揍了几下。这位大叔回家拿了把刀,回到办公室给同事捅了8刀。这个小城的电力部门真的很闲,当天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公司(高级黑),连个拉架的人都没有。

正值壮年的同事当场身亡,留下一个四岁的孩子。行凶者赔了对方妻儿一大笔赡养费,自己也锒铛入狱,要在狱中度过余生。

黑色幽默的是,这事暴露了当天翘班的人,都受到了降职等不同程度的处分。

朋友说幸亏当时我没有回老家,和他们一样在一个单位上班,住在一个大院里,要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熟人社会还怎么呆下去。我同事说她并不怨恨自己的父亲:他在狱中,已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了后果。

这位已到知天命年龄的男人,据说一生跋扈,从小打遍天下无敌,因为老爸是局长,每次都有人来出面兜底,连道歉都没有向被打人说过一句。小时候打人可能大家还觉得是有“男孩子气”,到再大点打伤打残人,所有人发现失控时,却也无力改变,只能继续替他兜底。

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我想起最近和其他家长讨论的,幼儿园有些小朋友打人,而且父母并不阻止,甚至为孩子的“厉害”沾沾自喜。这种我觉得就不用讨论了,山外青山,总有一天会遇到更强的人。再退一步,也有法律。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他总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只不过时间长短,形式不同而已。

如果我们的孩子是那个被打的人,应该怎么办呢?之前我看到很多人的观点是:不主动打人,但挨打了一定要打回去。否则孩子吃亏,长此以往也会性格懦弱。

我认识的一个幼儿园老师是这么处理这个问题的。班里有几个爱打人的小孩,不管是家长默认还是其他的原因,总也纠正不过来。后来老师把这几个小孩组织到操场上,让大家集中PK了一下,最后获胜的那个,来挑战老师。这位高大的女老师一下就把小刺头放倒在地。然后她说:你看你厉害吗?总有人比你更厉害,打人解决不了问题。

对于被打的那一方,她给出的应对建议是:第一步:大声地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请走开!第二步:远离对方,保护好自己。第三步:告诉老师,由老师和对方讲道理,要求对方赔礼道歉。

这是我目前听到的最好的处理方法。告诉对方自己的立场,阻止进一步暴力的可能,保全自己,在自己和对方硬拼会受损的可能下,寻求更有力的第三方来解决问题。

以暴制暴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伤害。避其锋芒也未必是懦弱,用其他的方式制止对方,又保全自己,何尝不是更高的智慧。

当然现实中遇到的情况有可能复杂得多,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欢迎一起讨论。